端
午
思
远
楼
小
集
凭
高
难
为
观
,
楼
居
势
尽
倾
。
思
远
地
不
远
,
空
复
生
遐
情
。
上
惟
山
绕
围
,
下
惟
溪
环
萦
。
此
实
擅
清
境
,
岂
以
旷
朗
名
。
土
俗
喜
操
楫
,
五
月
飞
骇
鲸
。
鼓
声
沈
沈
来
,
起
走
如
狂
酲
。
不
知
逐
臣
悲
,
但
恃
勇
气
盈
。
衰
翁
茧
帐
卧
,
南
风
吹
作
棱
。
节日
写景
怀古抒情
端午节日
山水写景
译文
登高远望却难以看清,因为高楼似乎要倾倒一般。
虽然思念远方的人,但距离却让人感到遥远,徒然生出感慨之情。
这里上空有山峦环绕,下方有溪流萦绕。
这个地方实在拥有清幽的境界,岂止是开阔明亮而已。
当地人喜欢驾船操桨,五月时甚至有巨鲸飞腾的景象。
鼓声沉沉地传来,人们起而走动,如同酒醉后的狂态。
人们不知道这是被贬谪的臣子的悲哀,只觉得勇气充盈。
一位老者躺在蚕茧般的帐篷中,南风把他吹成了一块棱角分明的石块。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端午节时于高楼上眺望远方的景象和心情。开篇“凭高难为观,楼居势尽倾”表达了从高处观察四周之艰难以及居住在这样的楼中的豪迈气势。“思远地不远,空复生遐情”则是说虽然距离看似不远,但却引发了诗人对于远方的无限思念和深情。接着,“上惟山绕围,下惟溪环萦”描写了周遭环境的美丽,山川溪流交织成一幅自然画卷。“此实擅清境,岂以旷朗名”表明诗人独享这片清幽之地,并非徒有虚名。“土俗喜操楫,五月飞骇鲸”则写出了当地民众在端午节时举行的划龙舟比赛以及欢庆的情景。“鼓声沈沈来,起走如狂酲”描绘了激烈的竞赛场面和人们兴奋狂热的心情。“不知逐臣悲,但恃勇气盈”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忠臣被放逐而感到悲哀,而当下的人们却只是一味地追求勇猛之气,未能深思。“衰翁茧帐卧,南风吹作棱”则是说诗人自己如同一位年迈的老者,只愿在简陋的床上安然入睡,而南风轻拂,使得竹帘轻轻摇曳。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高远情怀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还透露出对于世事变迁、英雄辈出的感慨,以及对传统节日文化的深刻体验。
叶适
394首
南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论家,世称水心先生。嘉定十六年(1223年),去世,年七十四,赠光禄大夫,获谥“文定”(一作忠定),故又称“叶文定”、“叶忠定”。主张功利之学,反对空谈性命,对朱熹学说提出批评,为永嘉学派集大成者。他所代表的永嘉事功学派,与当时朱熹的理学、陆九渊的心学并列为“南宋三大学派”,对后世影响深远,是温州创业精神的思想发源。著有《水心先生文集》、《水心别集》、《习学记言》等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念奴娇·中秋对月,次李汉老韵三阕(其五)十六岁作
明·夏言
隔岁佳期,向此夜、试把金尊斟绿。据我胡床三弄笛,簌簌桂华零粟。光满璚楼,寒生银瓦,是处神仙屋。虚檐影转,坐夜风动庭竹。露华冷浸衣巾,银潢低泻,倒挂长空瀑。何处萧声惊鹤梦,.....
过裴令公宅二绝句(其一)
唐·白居易
风吹杨柳出墙枝,忆得同欢共醉时。每到集贤坊地过,不曾一度不低眉。
双头莲·岭南元夜
明末清初·梁清标
海外繁华,看绛烛围红,星毬初放。蛮靴锦障。月影里忘却,乡愁孤况。暗想京国灯宵,阻云山千障。春一样。紫陌香尘,有无钿车来往。凭仗午夜笙箫,把军烽静偃,消除兵象。江湖晚涨。烧.....
醉桃源·赵恭善生朝
元·王丹桂
前期三日是蕤宾。芝輧别紫宸。祥烟瑞霭结氤氲。同资诞玉真。才敏慧,性敦淳。常希道德邻。人间短景不堪陈。壶天别有春。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