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
苏
员
外
寓
直
自
昔
重
为
郎
,
伊
人
练
国
章
。
三
旬
登
建
礼
,
五
夜
直
明
光
。
墨
草
尚
书
奏
,
衣
飘
侍
御
香
。
开
轩
竹
气
静
,
拂
簟
蕙
风
凉
。
晓
漏
离
阊
阖
,
鸣
钟
出
未
央
。
从
来
宿
台
上
,
天
子
贵
文
强
。
写景
抒怀
秋节
赞美
咏物
写国事
节气
写地方
译文
自从担任郎官以来,她人熟习朝廷法规。
我在三十天内三次进入建礼省,值夜在明亮的宫殿中值班。
我用墨笔起草尚书的奏章,衣香飘散着侍御的香气。
打开窗户,竹林的气息宁静,轻轻拂过的蕙风带来清凉。
清晨的漏壶声离开宫门,钟声从未央宫传出。
我一直住在宫殿上,因为皇帝重视文学和学问。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的生活情景,充满了对权力与职责的描述。"自昔重为郎"表明诗人早年即担任重要职务,而"伊人练国章"则强调了他在治理国家方面的才能和贡献。"三旬登建礼,五夜直明光"可能是在描述某个重大典礼或工作期间的紧张氛围,其中"三旬"指的是三十天,而"五夜"则是连续五晚的时间,这里可能暗示了诗人在此期间的辛勤和投入。"墨草尚书奏,衣飘侍御香"一句中,"墨草"通常指的是案几上的文书,而"尚书奏"可能是在描述官员处理公务的情景。同时,"衣飘侍御香"则给人以诗人在朝堂上侍奉君主时的庄重感。"开轩竹气静,拂簟蕙风凉"描绘了一种宁静而又清新的环境,可能是官邸中的庭院或书房。"晓漏离阊阖"和"鸣钟出未央"则分别指的是黎明时分的报晓,以及早晨从宫中传出的钟声,这些细节都在强调诗人生活的正式与规律。最后,"从来宿台上,天子贵文强"表达了对帝王重视文学和学者才能的赞美。整首诗通过这些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朝廷生活的亲身体验与深刻理解。
乔知之
16首
生年,卒于唐武后神功元年。与弟侃、备并以文词知名,知之尤有俊才,所作诗歌,时人多吟咏之。武后时,除右补阙。迁左司郎中。有婢名窈娘,美丽善歌舞,为武承嗣所夺。知之怨惜,因作绿珠篇以寄情,密送于窈娘。窈娘感愤,投井自杀。承嗣于衣带中见其诗,大恨,因讽酷吏罗织诛之
猜您喜欢
次李竹所先辈韵
元·朱晞颜
忆昔南宫角俊游,高名何事间陈楼。汉廷素擅无双誉,兰省今推第一流。吟策追随梅涧晓,书灯深窈竹房秋。遥知近注潜夫论,应是斯人可得俦。
奉圣寺古树
清·张鹏翮
古树难为大厦支,横秋老气亦神奇。几经风雨存贞干,留与山门作护持。
湖寺拥碧轩
元·张雨
喧寂一尘隔,湖滨出宝坊。荷阴分补衲,水气杂烧香。书勘乌皮几,茵敷白?床。从来已公屋,诗客许徜徉。
酬朱孔年惠菊(其二)
明·林俊
柴桑归爱一身轻,中路黄花到眼明。不见芙蓉见秋水,最难摹索是风情。
游清源洞
宋·释圆悟
清旦寻幽洞,攀跻有同游。雾雨藏诸峰,万窍响飕飕。树杪飞磴悬,岩外见客舟。藓藤垂翠琰,风叶随清流。百丈崖班驳,千尺木耸修。乌啼旸谷晓,云淡海城秋。莓苔蚀丹灶,山房花竹幽。疏.....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唐·张锡
九秋霜景净,千门晓望通。仙游光御路,瑞塔迥凌空。菊彩扬尧日,萸香绕舜风。天文丽辰象,窃抃仰层穹。
郊庙歌辞·武后明堂乐章·角音
唐·武则天
出震位,开平秩。扇条风,乘甲乙。龙德盛,鸟星出。荐圭篚,陈诚实。
白华园作(其三十二)
明末清初·屈大均
阶叶飞难远,依依故树边。朝来含白露,知是泪痕鲜。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