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军
行
南
庭
结
白
露
,
北
风
扫
黄
叶
。
此
时
鸿
雁
来
,
惊
鸣
催
思
妾
。
曲
房
理
针
线
,
平
砧
捣
文
练
。
鸳
绮
裁
易
成
,
龙
乡
信
难
见
。
窈
窕
九
重
闺
,
寂
寞
十
年
啼
。
纱
窗
白
云
宿
,
罗
幌
月
光
栖
。
云
月
隐
微
微
,
夜
上
流
黄
机
。
玉
霜
冻
珠
履
,
金
吹
薄
罗
衣
。
汉
家
已
得
地
,
君
去
将
何
事
。
宛
转
结
蚕
书
,
寂
寥
无
雁
使
。
生
平
荷
恩
信
,
本
为
荣
华
进
。
况
复
落
红
颜
,
蝉
声
催
绿
鬓
。
边塞
思乡
思亲
闺怨
写景
自然景物
情感
译文
南边的庭院凝结了白露,北风吹过,落叶纷飞。
这时大雁南归,它们的叫声唤起了我对你的思念。
在深闺中,我整理着针线,敲击着砧板,研磨着细布。
鸳鸯图案的丝绸裁剪容易,但来自龙乡(京都)的信件却难以送达。
那幽深的九重闺房,我独自度过了十年的寂寞时光。
纱窗上挂着白云,罗帐中映着月光。
云和月影轻轻摇曳,夜晚的织机上,我还在忙碌。
寒霜冻结了我的珠履,秋风吹透了我的薄罗衣。
汉朝已经稳固了江山,你离去后,我又能做些什么呢。
我曲折地写下蚕丝书信,却无雁可传,只能独自承受寂寥。
我一生都蒙受恩惠,寄予厚望是为了荣华富贵。
更何况如今青春不再,蝉鸣催促着我青丝变白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深宫中对远去丈夫的思念和忧虑。开篇“南庭结白露,北风扫黄叶”设置了一个秋末初冬的萧瑟景象,给人以凄凉之感。接着“此时鸿雁来,惊鸣催思妾”表明这位女子在这个季节里,因听到大雁的叫声而引起对远方丈夫的深切思念。“曲房理针线,平砧捣文练”则展示了女子在空寂的宫中通过纺织来打发时间,同时也透露出她内心的孤独和寂寞。下文“鸳绮裁易成,龙乡信难见”进一步加深了这种隔绝和相思之情。“窈窕九重闺,寂寞十年啼”强调了宫中的深邃与女子的孤独感,而“纱窗白云宿,罗幌月光栖”则是她夜不能寐,对月伤怀的情景描写。“云月隐微微,夜上流黄机”中,“黄机”通常指的是宫中的黄道机,这里可能暗示着女子夜晚时分仍在思念丈夫,并通过织布来寄托自己的情感。紧接着的“玉霜冻珠履,金吹薄罗衣”则是对寒冷季节中女子生活状态的一种描绘,也映射出她的内心之苦。最后,“汉家已得地,君去将何事”表达了女子对于丈夫远征的担忧和不解。随后“宛转结蚕书,寂寥无雁使”则是她通过书信来与丈夫保持联系,但因没有鸿雁作为信息传递者而感到无奈。全诗最后,“生平荷恩信,本为荣华进。况复落红颜,蝉声催绿鬓”表达了女子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于青春易逝和容颜凋零的感慨,她通过蝉鸣声来提醒自己岁月匆匆,生命无常。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鲜活的景象刻画,展现了古代女子在深宫中所承受的心灵孤独和对远方丈夫的深情思念。
乔知之
16首
生年,卒于唐武后神功元年。与弟侃、备并以文词知名,知之尤有俊才,所作诗歌,时人多吟咏之。武后时,除右补阙。迁左司郎中。有婢名窈娘,美丽善歌舞,为武承嗣所夺。知之怨惜,因作绿珠篇以寄情,密送于窈娘。窈娘感愤,投井自杀。承嗣于衣带中见其诗,大恨,因讽酷吏罗织诛之
猜您喜欢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寄元遗山
元·曹之谦
诗到夔州老更工,只今人仰少陵翁。自怜奕世通家旧,不得论文一笑同。草绿平原愁落日,雁飞寒水怨秋风。黄金鑛里相思泪,几堕凭高北望中。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