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
使
线
使
抒情
怀古
写景
咏物
情感
闺怨
佳节
情感
相思
爱情

译文

绿色的窗户幽深通明如圆月,弹奏朱弦琴罢,声音仍然清晰。
燕地美姬艳舞刚刚摆设完毕,郑地清歌的女子相对而唱。
歌声宛转悠扬,环绕着翠绿的屏风,梁间尘埃被歌声震动,花在幽暗中摇曳。
师传的音乐使得听众惊叹不已,心中的技巧似乎想要追赶秦青(古代音乐家)。
已经听到泠泠的声音振动林木,又听到余音在空旷的山谷中回荡。
音乐有无哀乐之情感动人心,就像苏门之啸和秦庭之哭一样。
在筵席上只见春光融融,无边的玉树在春风中摇动。
周郎看演出从未错过精彩,延年女弟虽然技艺高超但只是被称为工匠。
新声能够使旧声改变,像串珠不断一样危险而又紧张。
偶尔觉得凄清拂过女子蛾眉,有时为了掩抑情绪而看手中的团扇。
画栋雕梁的夜晚云轻不飞,凤凰是否会追随箫声归来。
只怜白雪难寻知音,难道红妆美女就绝对罕见吗?
云鬓散乱歌声才结束,东方渐渐发白银烛已熄灭。
沉醉于酒中如饮淳于髡的一石酒,不会让头冠的缨带在座中中断。

赏析

这首明代张元凯的《听曲篇》描绘了一幅精致而富有情感的音乐场景。诗人以绿窗、明月和朱弦为背景,展现了燕姬与郑女的歌舞表演。舞姿曼妙,歌声清越,犹如玲珑绕翠屏,引人入胜。演奏者技艺高超,音乐旋律既激越又深沉,仿佛穿越林木,回荡山谷,引发听众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诗人通过“哀乐动人心”、“苏门之啸秦庭哭”等词句,暗示音乐具有强烈的情感表达力,甚至能唤起历史的哀思。在欢快的氛围中,诗人也注意到春意融融,美女如玉,但周郎般的欣赏者却并未错过任何细节,而延年女弟的技艺虽佳,却仍略逊一筹。新声与旧声交织,如珠链般连绵不断,却又如丝线般脆弱,让人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与危险。音乐的凄清触动了女子的黛眉,她时而掩面,仿佛被感动得无法自持。夜晚的画栋轻云不飞,凤凰似乎也被箫声吸引,暗示音乐的魔力超越了物质世界。然而,尽管有知音如白雪,欣赏者却寥寥,这反映出音乐的高雅与世间的冷落。曲终东方渐明,银烛熄灭,诗人沉浸在音乐的余韵中,独自沉醉,不愿让世俗的琐事打扰这份纯粹的艺术享受。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音乐的魅力,以及它对人心灵的深刻影响。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