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
夜
独
夜
群
动
息
,
廓
然
何
所
思
。
奠
楹
馀
穆
若
,
望
葛
只
凄
其
。
幽
草
夕
阳
恋
,
寒
花
秋
露
滋
。
报
恩
无
日
短
,
何
敢
惜
衰
迟
。
写景抒情
秋节写景
怀古抒情
励志勉励
秋日写景
情感思乡
译文
译文:在寂静的夜晚,万物都已歇息,我独自一人,心中空荡荡的,不知道该想些什么。
译文:在祭祀的柱子前,我感到一种深沉的庄重与静穆,我望向葛草的另一侧,心中却涌上了一丝凄凉。
译文:寂静的小草对夕阳有着留恋,秋天的寒冷的花朵上又长满了露水。
译文:我愿意为报答恩情而付出所有时间,即使需要付出我衰老的生命,我也绝不敢吝惜。
赏析
这首诗《独夜》由陈曾寿在清末近现代初创作,描绘了诗人独自面对夜晚的静谧与深思。诗中通过一系列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首句“独夜群动息”,开篇即点明主题——夜晚的孤独与寂静。群动的消失,意味着外界的喧嚣已退去,只剩下诗人一人与夜为伴。接下来,“廓然何所思”则直接表达了诗人此刻的心境:广阔的空间中,思绪万千,却不知从何说起或思考什么。这种空灵而深邃的思考,引人遐想。“奠楹馀穆若,望葛只凄其。”这两句运用了典故和比喻,将诗人的情感与历史人物或自然景象联系起来。奠楹,可能指古代祭祀时的一种仪式,这里用来形容一种庄重而肃穆的氛围;望葛,可能是指一种植物,此处用以表达一种凄凉或哀伤的情绪。这两句通过对比,表现了诗人内心既庄重又哀伤的复杂情感。“幽草夕阳恋,寒花秋露滋。”这两句继续描绘夜晚的景色,幽草与夕阳、寒花与秋露,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画面。夕阳的余晖给幽草带来了一丝温暖,而寒花在秋露的滋润下显得更加坚韧。这些意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生命力,也映射出诗人对生命短暂而珍贵的感慨。最后两句“报恩无日短,何敢惜衰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珍惜和对未来的期待。报恩,可能指的是对世间美好事物的感激之情,或是对某种道德责任的履行。在生命的有限时间内,诗人不愿因衰老而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追求。这两句体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即使面对岁月的流逝,也不愿轻易放弃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整体而言,这首《独夜》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面对孤独与夜晚时的内心世界,以及对生命、自然和未来的深刻思考。
陈曾寿
1192首
诗人。复志、焦庵,家藏元代吴镇所画《苍虬图》,因以名阁,自称苍虬居士,状元陈沆曾孙。光绪二十九年进士,官至都察院广东监察御史,入民国,筑室杭州小南湖,以遗老自居,后曾参与张勋复辟、伪满组织等。书学苏东坡,画学宋元人。其诗工写景,能自造境界,是近代宋派诗的后起名家,与陈三立、陈衍齐名,时称海内三陈
猜您喜欢
乐游原
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幽栖
明·顾猷
四十为渔长水西,汀兰沙鸟共幽栖。雨馀篱落经蛛网,风静檐牙上燕泥。欲醉且图元亮酒,长贫一任少陵妻。苔矶倦倚还持钓,莫管柴门日色低。
寻阳紫极宫感秋作
唐·李白
何处闻秋声,翛翛北窗竹。回薄万古心,揽之不盈掬。静坐观众妙,浩然媚幽独。白云南山来,就我檐下宿。懒从唐生决,羞访季主卜。四十九年非,一往不可复。野情转萧洒,世道有翻覆。陶.....
王九山提刑于子城西旧宅累石作小阜见示五言因次韵奉呈
宋·薛嵎
幽怀随所寓,数石几窗前。荆棘傥迷道,山林空浩然。云生宁择地,龙处即为渊。谁谓达观士,终当违市廛。
次儿辈戏商卿设醴韵二首(其二)
宋·陈造
将命长须脚未移,联翩客马已来齐。菊花旋采浮云液,罗幕宽围护麝脐。醉里有诗皆虎凤,区中无物不虫鸡。主宾等是龙津客,未分金鳞卧瓮齑。
宿郭乡丈书轩(其一)
明·石宝
三回得上寿萱堂,醉卧当年坦腹床。枸杞通灵篱畔药,龙涎拂面坐中香。主人爱客谁弹剑,贱子悲歌亦绕梁。岐路明朝又离别,云霄万里意徒长。
同朱老步郭外人家留饭西畴草堂(其一)
清·吴之振
西畴诗老话幽居,一笑扶筇兴未疏。村市经过残劫后,草堂重醉落镫初。定知鱼乐能千里,已办农忙共一锄。底用榜门坚谢客,霜寒谁肯问籧篨。
谢林吾滨先生过访
明·张天赋
謦欬深承洗渴尘,草堂秋色满庭新。八闽声价如山重,万古斯文一脉亲。天地纲常归范冶,蛟龙云雨起江滨。怀君几夜神交处,纸帐梅花入梦频。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