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
道
学
道
原
知
万
事
轻
,
无
心
宁
复
起
心
兵
。
花
时
啼
鸟
非
常
乐
,
雨
后
晴
窗
分
外
明
。
半
上
帘
钩
悬
海
色
,
小
安
茶
鼎
引
松
声
。
眼
前
已
是
羲
皇
世
,
只
要
先
生
了
死
生
。
励志
写景
抒情
哲理
写鸟
怀古
读书
惜时
译文
懂得修身悟道的人知道万事都可以轻松应对,心无杂念就不会再有纷争困扰。
繁花盛开的时候,鸟鸣声此起彼伏,这是一种无上的快乐;雨后初晴的窗前,景色格外明亮。
半卷的帘子悬挂在一边,透出海的色彩;小小的茶炉上,松声悠扬。
眼前的生活已经如同羲皇之世般美好(羲皇之世通常用来指代一个简单而纯粹的远古时期),只要解决了我自己的生死大事,就可以达到这种安详平和的状态了。
赏析
这首诗名为《学道》,作者陈曾寿是清末近现代初年的诗人。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修道的理解和追求。首句“学道原知万事轻”揭示了诗人认识到修行可以使人看淡世间纷扰,万事如浮云。第二句“无心宁复起心兵”进一步强调了内心的平静与放下,即使面对诱惑或挑战,也能保持不动摇。接下来两句“花时啼鸟非常乐,雨后晴窗分外明”,通过描绘春日花开、鸟语花香以及雨后天晴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诗人借此表达心境的愉悦和洞察力的提升。“半上帘钩悬海色,小安茶鼎引松声”描绘了诗人静坐品茗,聆听松涛的场景,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最后两句“眼前已是羲皇世,只要先生了死生”,诗人将自己所处的世界比喻为理想中的无争时代——羲皇上古,表达了对超脱生死、达到道家所说的“无为而治”境界的向往。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传达了诗人对道家思想的领悟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禅意。
陈曾寿
1192首
诗人。复志、焦庵,家藏元代吴镇所画《苍虬图》,因以名阁,自称苍虬居士,状元陈沆曾孙。光绪二十九年进士,官至都察院广东监察御史,入民国,筑室杭州小南湖,以遗老自居,后曾参与张勋复辟、伪满组织等。书学苏东坡,画学宋元人。其诗工写景,能自造境界,是近代宋派诗的后起名家,与陈三立、陈衍齐名,时称海内三陈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