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
西
湖
六
年
矣
忆
幽
居
之
趣
率
成
四
首
(
其
一
)
幽
居
足
良
夜
,
月
出
东
峰
隅
。
灭
烛
坐
空
明
,
静
极
罢
琴
书
。
山
雨
洒
一
阵
,
清
逼
瀹
茗
馀
。
几
榻
入
微
凉
,
荷
气
流
空
虚
。
湖
光
荧
暗
壁
,
叶
叶
风
卷
舒
。
何
人
梦
来
此
,
应
诧
仙
人
居
。
写景
山水
怀古
抒情
月湖
良夜
情感
思乡
静极
山雨
译文
住在幽静的居所享受这良夜,月光从东山的角落里缓缓升起。
我把烛火吹灭,静静地坐在一片光明中(这里指没有烛火光影干扰的空间),琴书也已经读完放下。
山间的雨下了一阵,清新之风带着余温,就像刚煮好的茶一样。
几案和榻椅上传来微凉的感觉,荷花的香气弥漫在空旷的空间中。
湖面的光影在暗壁中闪烁,叶子在风中轻轻翻卷,显得那么的生动。
不知道是谁来到这里,应该会惊讶于这里像仙境一般的环境吧。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幽居之所的宁静生活,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色、山雨、荷香以及湖光等自然景象,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首句“幽居足良夜”点明了地点和时间,暗示了诗人对宁静夜晚的喜爱。接着,“月出东峰隅”一句,以月亮升起的位置,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静谧与神秘。诗人熄灭蜡烛,坐在明亮的月光下,停止了弹琴读书的活动,表现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山雨洒一阵,清逼瀹茗馀”描述了山间偶降的小雨,清新湿润的气息仿佛能逼出茶香,进一步烘托了环境的清雅。接着,“几榻入微凉,荷气流空虚”写出了微风吹过,带来一丝凉意,荷香弥漫在空气中,为空寂的空间增添了几分生机。“湖光荧暗壁,叶叶风卷舒”则将视线转向湖面,湖水在暗壁上反射出微弱的光芒,随着风吹动荷叶,展现出一幅动态的画面。最后,“何人梦来此,应诧仙人居”表达了诗人对于此地美景的赞叹,仿佛是仙境一般,让人不禁想象是否有仙人在此居住。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深刻感悟。
陈曾寿
1192首
诗人。复志、焦庵,家藏元代吴镇所画《苍虬图》,因以名阁,自称苍虬居士,状元陈沆曾孙。光绪二十九年进士,官至都察院广东监察御史,入民国,筑室杭州小南湖,以遗老自居,后曾参与张勋复辟、伪满组织等。书学苏东坡,画学宋元人。其诗工写景,能自造境界,是近代宋派诗的后起名家,与陈三立、陈衍齐名,时称海内三陈
猜您喜欢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