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景
春天
怀古
抒情
爱情
愁怨
写花
桃花
写风
写山

译文

第一句“问讯梨花,不知还解否,几番风。”可以翻译为:我向梨花询问,它是否还能承受住风的影响。
第二句“雨打黄昏,泥香白雪,愁与谁同。可堪凤懒莺慵。”可以解释为:在黄昏时雨打落梨花,香气混合着泥土的味道弥漫在空中,雪白的梨花因雨水而显得更加洁白。此刻的忧愁无人能懂,凤凰和黄莺也显得有些懒洋洋的,缺乏生机。
第三句“飞不到、萧娘镜中。望断碧山,恨迷芳草,春太匆匆。”可以翻译为:我无法飞到萧娘的身边去,只能望着碧绿的山峦遥望远方。那恨意像被芳香草木迷住一般无法排解,感叹春天的逝去太快。

赏析

这首元代词人洪希文的《柳梢青·春恨》以梨花为引,表达了词人的春日愁绪。"问讯梨花,不知还解否,几番风",词人向梨花询问,是否还记得春风中的约定,然而经历了多次风雨的洗礼。"雨打黄昏,泥香白雪,愁与谁同",黄昏时分的风雨,如白雪般落在泥土上,词人心中的愁苦却无处诉说。接下来,词人感叹"可堪凤懒莺慵,飞不到、萧娘镜中",意指连凤凰都懒得飞翔,黄莺也显得慵懒,无法传递词人对心上人萧娘的思念,她仿佛消失在了镜子般的湖面。"望断碧山,恨迷芳草,春太匆匆",词人眺望远方的青山,心中满是遗憾,芳草萋萋,春天的美景却匆匆而过,加剧了他的离愁别绪。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描绘春景和梨花的遭遇,寓情于景,表达了词人对春光易逝、佳人难寻的深深感慨,情感深沉而哀婉。

洪希文

95首
元(公元一二八二年至一三六六年)字汝质,洪岩虎之子。生于元世祖至元十九年,卒于惠宗至正二十六年,年八十五岁。尝官训导。希文的诗风,清遒激壮,有续轩渠集十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猜您喜欢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金陵览旧
明·蒋山卿
小饮东山忆谢公,傲然携妓醉春风。即今桃李花间月,照入游人尊酒中。
哭雪湖四首(其三)
明·谢迁
西江桃李满门墙,香社归来鬓未霜。雅志可能随俗改,閒情祗为作诗忙。苦吟身与春光去,惇德门延世泽长。也欲招魂歌楚些,临风呜咽不成章。
再用前韵(其一)
宋·曾惇
举觞东望玉霄峰,万顷云涛雪塞空。拥鼻自应多好句,褰裳便欲御长风。际天江草如许碧,隔水山桃无限红。李侯长句有家法,惊倒江楼一秃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