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
海
铅
厂
三
首
(
其
三
)
龟
甬
边
炉
宿
,
煤
丁
倚
石
炊
。
妻
儿
閒
待
养
,
乔
罐
死
犹
随
。
物
力
秪
斯
数
,
生
涯
能
几
时
。
年
年
南
北
运
,
不
见
穷
山
悲
。
写景
民生
情感
思乡
亲情
地理
城市
怀古
惜时
译文
在龟形的甬道旁,有座炉灶安在旅社里,煤油丁字靠在石头上生火做饭。
妻子和孩子在这里闲居度日,过着简单的生活,即使丈夫去世了,他们依然用乔罐等器具来生活。
物品的数目只有这么多,人生又能有多少时间呢?
每年南北运输的繁忙,却无法看到这悲凉的穷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铅厂工人艰苦的生活状态,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他们的辛劳与坚韧。首句“龟钮边炉宿,煤丁倚石炊”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铅厂工人在野外生火做饭的场景,形象地展示了他们劳动环境的艰苦。接着,“妻儿闲待养,乔罐死犹随”一句,通过家庭成员的陪伴和牺牲,进一步凸显了工人们为了生活而付出的巨大代价。后两句“物力祗斯数,生涯能几时”表达了对物质生活的无奈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最后,“年年南北运,不见穷山悲”则揭示了工人们常年奔波劳碌,却难以摆脱贫困的命运,流露出对社会不公的深深忧虑。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深刻反映了清代铅厂工人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郑珍
243首
郑珍(1806~1864)清代官员、学者。字子尹,晚号柴翁,别号子午山孩、五尺道人、且同亭长,贵州遵义人。道光十七年举人,选荔波县训导,咸丰间告归。同治初补江苏知县,未行而卒。学宗许郑,治经学、小学,亦工书善画,还是晚清宋诗派作家,其诗风格奇崛,时伤艰涩,与独山莫友芝并称“西南巨儒”。所著有《仪礼私笺》、《说文逸字》、《说文新附考》、《巢经巢经说》、《郑学录》等。道光十七年举人,选荔波县训导。咸丰间告归。同治初补江苏知县,未行而卒。学宗许郑,精通文字音韵之学,熟悉古代宫室冠服制度。有《礼仪私笺》、《轮舆私笺》、《说文新附考》、《巢经巢经说》、《巢经巢集》等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寄元遗山
元·曹之谦
诗到夔州老更工,只今人仰少陵翁。自怜奕世通家旧,不得论文一笑同。草绿平原愁落日,雁飞寒水怨秋风。黄金鑛里相思泪,几堕凭高北望中。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