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
图
二
十
四
首
(
其
六
)
三
眠
屋
里
蚕
三
眠
,
门
前
春
过
半
。
桑
麻
绿
阴
合
,
风
雨
长
檠
暗
。
叶
底
虫
丝
繁
,
卧
作
字
画
短
。
偷
閒
一
枕
肱
,
梦
与
杨
花
乱
。
写景
春景
蚕
桑麻
梦境
记梦
译文
屋里蚕已经睡了三次,说明门前的春天已经过了一半。
桑树和麻的绿叶已经长得很茂密,风雨中,长檠(一种植物)的叶子变得暗淡。
叶子下面,小虫吐出的丝非常繁密,甚至有些虫子会躺在字画旁边。
我偷得闲暇,躺在枕头上休息,梦中与飘散的杨花交织在一起。
赏析
这首宋朝楼璹的《织图二十四首(其六)三眠》描绘了一幅乡村生活的宁静画面。首句“屋里蚕三眠”,生动展现了春天蚕儿开始进入休眠期,暗示着农事的节奏和季节的更迭。接下来,“门前春过半”进一步强调了时光的流逝,春天已过大半,门前的景色或许也由盎然生机转向初夏的恬静。“桑麻绿阴合”描绘出桑树和麻田间的浓密绿荫,显示出农耕的繁荣和自然环境的和谐。“风雨长檠暗”则通过风雨中的长灯,渲染出夜晚的宁静和室内工作的专注,可能是蚕妇在昏黄灯光下纺织的场景。“叶底虫丝繁,卧作字画短”细致入微地描绘了蚕妇在忙碌中短暂的休息,她们将手指弯曲成字画形状,仿佛在编织生活的故事,尽管动作简单,却充满了诗意。最后两句“偷闲一枕肱,梦与杨花乱”表达了蚕妇在忙碌之余,难得的片刻闲暇,她们枕着手臂小憩,梦境中或许与漫天飞舞的杨花交织在一起,流露出淡淡的田园诗意和对生活的热爱。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农村妇女的生活情景,既有劳动的艰辛,又有生活的乐趣,展现了古代农耕社会的独特韵味。
猜您喜欢
酒泉子(其一)
唐末宋初·张泌
春雨打窗,惊梦觉来天气晓。画堂深,红燄小,背兰缸。酒香喷鼻懒开缸,惆怅更无人共醉。旧巢中,新燕子,语双双。
菩萨蛮
清·许禧身
方塘曲水清如许。莲花五色知何处。遥听梵音清。虹桥一道平。山头云缥缈。翠柏苍松老。失足蓦然惊。梦回刚五更。
和桂洲阁老赐宴礼部记恩遇诗二首(其二)
明·孙承恩
九载黄扉秉国钧,千年紫气际昌辰。衣冠总荷天家泽,省署遥连禁院春。晴旭浓薰花草丽,暖风细逐管弦新。极知此日酬恩志,不负平生报主身。
游元著作江天莫雪图赠朱元礼要余赋
宋·周孚
舣舟洞庭三日雪,一梦十年今白发。君家此图忽堕前,便拟寒流泛秋叶。玉花淅淅纷长空,征鸿不度天无风。批岩暗水咽哀玉,并溪古木僵寒铜。李成不生郭熙死,问君今世谁能此。群儿丹铅较.....
忆王孙
宋·程垓
萧萧梅雨断人行。门掩残春绿荫生。翠被寒灯枕自横。梦初惊。窗外啼鹃催五更。
远游
宋·罗椅
因梦吴云赋远游,江花扶柁水悠悠。半轮月散千山影,一叶舟胜万斛愁。天气渐于寒食近,春风祗到牡丹休。水程孤冷难为夜,起吸沧江当拍浮。
百字令·戊子春暮,寓西湖,坐雨有感
清·吴山
绿肥红瘦,正东风欲转,燕莺声碎。烟锁长堤芳草醉,无那两峰如髻。湿翠粘天,断云贴巘,此际多新态。倚栏凭眺,三径故园荒未。堪怜美景良辰,没来由、只与愁相对。何事天涯蝴蝶梦,流.....
梦酒诗会
元·曹伯启
身世年来忆哺糟,华胥一夕藉薰陶。半窗凉雨青绫薄,一片春风翠旆高。乌蚁混游槐国市,绿醅初泼汉江涛。流莺唤觉西轩底,箕踞分明指二豪。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