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
图
二
十
四
首
(
其
五
)
二
眠
吴
蚕
一
再
眠
,
竹
屋
下
帘
幕
。
拍
手
弄
婴
儿
,
一
笑
姑
不
恶
。
风
来
麦
秀
寒
,
雨
过
桑
沃
若
。
日
高
蚕
未
起
,
谷
鸟
鸣
百
箔
。
写景
动物
季节
日常生活
译文
吴地的蚕儿又一次开始安眠,竹屋的帘幕轻轻垂下。
轻拍着手中的婴儿,她的笑容让一切都显得不那么糟糕。
风吹过,麦田在寒冷中展示丰收的色彩,雨后桑田肥沃如同春色初来。
太阳升高了,蚕却还没有醒来,谷地里的鸟儿在百个蚕箔中鸣叫。
赏析
这首宋朝楼璹的《织图二十四首(其五)二眠》描绘了一幅江南农村的生活场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通过“吴蚕一再眠”展现了蚕儿的生长过程,暗示了农事的季节更迭。"竹屋下帘幕"营造出清幽的环境,生活气息浓厚。"拍手弄婴儿,一笑姑不恶"则流露出家庭的温馨和欢乐,母亲逗弄婴儿的场景生动可爱。接下来的两句"风来麦秀寒,雨过桑沃若"描绘了自然的变化,风带来凉意,雨后桑叶显得格外滋润,预示着丰收在望。最后两句"日高蚕未起,谷鸟鸣百箔"进一步刻画了农忙时节的宁静,尽管太阳已高,但蚕还未起床,只有谷鸟的鸣叫打破了清晨的寂静,衬托出农人的辛勤与等待。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展现了农耕生活的恬静与忙碌,富有田园诗意,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乡村生活的赞美和关注。
猜您喜欢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句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敕勒歌
南北朝·无名氏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独游南静川
宋·王禹偁
高车岭上无人见,南静川中信马行。多谢仙娥相管顾,远擎松雪助诗情。
西安雨中诸生出候因寄德洪汝中并示书院诸生
明·王守仁
几度西安道,江声暮雨时。机关鸥鸟破,踪迹水云疑。仗钺非吾事,传经愧尔师。天真石泉秀,新有鹿门期。
旅舍
宋·陆游
寺钟吹动四山昏,系缆来投江上村。木落不妨生意足,水归犹有涨痕存。炉红手暖书差健,鼎沸汤深酒易温。勿为无年忧寇窃,狺狺小犬护篱门。
送韦处士归省朔方
唐·赵嘏
映柳见行色,故山当落晖。青云知己殁,白首一身归。满袖萧关雨,连沙塞雁飞。到家翻有喜,借取老莱衣。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