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鹿

西
便
怀古
秋节
悼亡
怀旧
思乡
地点
战争
场景
写景
江河湖泊
离别
送别

译文

记录那波澜翻滚的古城墙,在紫色的雾霭中显得深邃,我频繁地注视着这一切。
想到你(指代诗词中的某位友人或经历)已久戴南冠(指囚徒或降臣),身陷他乡,不禁发问江城的玉笛,你曾经听到它的吹奏声吗?
你远离尘世就如同黄鹤飞逝,而你我也如漂泊无定的水母一般(“萍”指的是浮萍)。
从战鼓从西方传来,楚歌的旋律不再竞争激烈,我望向那空荡的城楼,回忆起曾经的游览。
漫不经心地回想起往事,才发现春风吹拂过的扬州是何等的美丽,却又那么遥不可及。
在荒芜的河岸上,迷蒙的磷火(寓意过去的历史)像过去的金粉一样被淹没在时间的洪流中。
素白的丝线在霜色的映衬下显得暗淡无光,辞工赋句的我却也身陷病愁之中。
唯恐赋税和一切冰冷而缺乏人情味的现实,让鹦鹉洲上的草儿也显得凄凄苍翠。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黄鹤楼旧游的回忆,以及对友人蒋鹿潭的思念之情。开篇以波光涵映城墙,云雾缭绕楼梯的景象起笔,唤起对往昔的悠然神往。接着,诗人关切地询问友人是否还记得在江城中听到的笛声,暗示了他们共同度过的时光。诗人感叹友人离去后的孤独,如同黄鹤一去不返,自己的漂泊生涯如同浮萍。他提及战鼓西传,楚歌不再,表达了对时局变迁和历史沧桑的感慨,以及对友人无尽的怀念,寄托在那空寂的楼阁之上。回顾往事,春风十里的扬州已远去,只剩荒芜岸边磷火闪烁,繁华不再。诗人惋惜地看着雕镂精美的金粉被岁月侵蚀,融入江流,象征着美好的记忆消逝。他独自寻找着秋霜中的白色丝线,寓言自己因愁苦而词穷,难以再写出昔日的豪情。最后,诗人害怕触景生情,面对冷清的晴川和鹦鹉洲的萋萋芳草,不禁心生悲凉,担心再次触动对友人的深深思念。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对旧日友情的珍视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猜您喜欢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双头莲·岭南元夜
明末清初·梁清标
海外繁华,看绛烛围红,星毬初放。蛮靴锦障。月影里忘却,乡愁孤况。暗想京国灯宵,阻云山千障。春一样。紫陌香尘,有无钿车来往。凭仗午夜笙箫,把军烽静偃,消除兵象。江湖晚涨。烧.....
鹦鹉曲·忆难鸣山旧游
元·冯子振
鸡鸣山下荒丘住。客吊古问驿亭父。几何年野屋丛祠,灭没犁烟锄雨。默寻思半晌无言,逆旅又催人去。指峰前代好磨笄,是血泪当时洒处。
赠薛播州诗(其二)
隋·杨素
两河定宝鼎,八水域神州。函关绝无路,京洛化为丘。漳滏尔连沼,泾渭余别流。生郊满戎马,涉路起风牛。班荆疑莫遇,赠缟竟无由。
江上逢史馆李学士
唐·韦庄
前年分袂陕城西,醉凭征轩日欲低。去浪指期鱼必变,出门回首马空嘶。关河自此为征垒,城阙于今陷战鼙。谁谓世途陵是谷,燕来还识旧巢泥。
送郴县裴明府之任兼充宣慰
唐·郎士元
白蘋楚水三湘远,芳草秦城二月初。连雁北飞看欲尽,孤舟南去意何如。渡江野老思求瘼,候馆郴人忆下车。别后天涯何所寄,故交惟有袖中书。
摸鱼子·春江送客,忆家园作
清·龚翔麟
怅西风、青帘白舫,横河催散瑶席。桐阴半阁飞觞罢,冷却玉玲珑石。芳岁隔。卧孙楚楼头、早又过寒食。家园春色。定砌绽丹芽,径抽碧笋,稚蝶采香湿。秦淮柳,惯折柔条千尺。露桥送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