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
漏
子
·
春
晚
楝
花
残
,
梅
雨
逗
。
枝
上
老
红
吹
瘦
。
寒
欲
尽
,
夜
无
聊
。
倚
阑
吹
洞
箫
。
芳
思
歇
,
怨
蝴
蝶
。
惆
怅
饯
春
时
节
。
春
有
信
,
去
仍
还
。
征
人
长
玉
关
。
写景
离别
怀古
思乡
边塞
节令
春天
写花
情感
爱情
译文
楝树的花已经凋谢,梅雨时节也即将到来。树枝上的老红(可能是指残花)被风吹得瘦弱无力。寒冷即将过去,但夜晚却显得格外无聊。
我靠在栏杆旁吹着洞箫。芳香的思绪已经消散,只有怨恨的蝴蝶还在眼前飞舞。在春天即将结束的时候,人们总是感到惆怅。
春天是个守信的时节,去了还会再来。但是远征的旅人却常年在玉门关外,无法与家人团聚。
赏析
这首清代杜文澜的《更漏子·春晚》描绘了暮春时节的景象和词人的内心情感。"楝花残,梅雨逗",通过描写楝花凋零、梅雨绵绵,渲染出春光将逝的氛围。"枝上老红吹瘦",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花朵在春风中憔悴的情态。"寒欲尽,夜无聊",暗示着春天的寒冷即将过去,夜晚却显得格外漫长而寂寥。词人"倚阑吹洞箫",借吹箫表达内心的孤寂与哀愁。"芳思歇,怨蝴蝶",以蝴蝶象征美好的春光和短暂的爱情,词人借此抒发对春逝的惋惜和对无常人生的感慨。"惆怅饯春时节"直接表达了词人对春天离去的深深惆怅,"春有信,去仍还"则寄寓了对春回大地的期待,然而"征人长玉关"又暗示了词人对远方征人的思念,以及自己被滞留的无奈。整首词以景寓情,情感深沉,展现了词人在春末的离愁别绪。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鹦鹉曲·忆难鸣山旧游
元·冯子振
鸡鸣山下荒丘住。客吊古问驿亭父。几何年野屋丛祠,灭没犁烟锄雨。默寻思半晌无言,逆旅又催人去。指峰前代好磨笄,是血泪当时洒处。
踏莎行(其三)
宋·秦观
晓树啼莺,晴洲落雁。酒旗风飐村烟淡。山田过雨正宜耕,畦塍处处春泉漫。踏翠郊原,寻芳野涧。风流旧事嗟云散。楚山谁遣送愁来,夕阳回首青无限。
寄怀王震甫客蜀
明·陈荐夫
邛歊东望草离离,峡口春归未有期。怀古思乡两行泪,岂堪同在听猿时。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