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
萤
(
其
一
)
山
中
不
羡
青
藜
贵
,
清
梦
何
曾
到
石
渠
。
裁
得
綀
囊
连
夜
喜
,
儿
童
也
学
裹
衣
裾
。
怀古
儿童趣事
自然
生活
译文
“山中不羡青藜贵,清梦何曾到石渠。”可以翻译为:“在山中并不羡慕那青藜(可能指某种贵重物品)的珍贵,清静的梦境从未到达石渠(可能是指某种地方)。”
“裁得綀囊连夜喜,儿童也学裹衣裾。”可以翻译为:“(某人)连夜高兴地裁剪出綀囊(一种布袋),连儿童也学着如何包裹衣裾。”
赏析
这首诗名为《囊萤(其一)》,作者是宋代诗人薛嵎。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山居生活的满足与自得。"山中不羡青藜贵"一句,青藜指古代学宫中的照明工具,诗人表示自己身处山野,并不羡慕那些世俗的荣华富贵。"清梦何曾到石渠"则暗示了诗人过着远离尘嚣的生活,连梦境都未曾涉足官场的繁华。"裁得綀囊连夜喜",诗人对能拥有一个綀(细薄的丝绸)制成的书囊感到欣喜,这书囊或许象征着知识的积累和精神的富足。"儿童也学裹衣裾"则描绘出孩子们模仿大人的行为,对读书学习充满好奇和向往的场景,展现了家庭教育和文化传承的温馨画面。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朴素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和教育后代的重视,流露出淡泊名利、崇尚学问的人生态度。
猜您喜欢
渔父辞(其三)
宋末元初·毛直方
得鱼穿柳持上溪,溪村杳杳屋稀稀。莫怪渔翁头易白,去年买鱼人又非。
久病初朝衢中即事
唐·吕温
沉痾矌十旬,还过直城闉。老马犹知路,羸童欲怕人。久隳三径计,更强百年身。许国将何力,空生衣上尘。
秋日集汝申使君喜雨作时潘生对奕久之
明·胡应麟
淅沥寒声绕画墙,高梧飞叶半银床。珠帘乍卷三秋色,玉局徐生五夜凉。南国蕙兰应被野,西郊禾黍渐登场。酣歌不是耽行乐,二顷城头有汶阳。
宝峰寺
宋·许当
金园敞山阿,翛然隔城市。晨夕钟梵音,飒沓五云际。空山无尽香,大乘有真谛。簿领得馀闲,徙倚青莲地。
阌乡寓居十首·山僧
唐·吴融
石臼山头有一僧,朝无香积夜无灯。近嫌俗客知踪迹,拟向中方断石层。
再次前韵和治芗
清末近现代初·陈曾寿
背嵬之军顺昌帜,先声夺人畴不识。不数永嘉八面锋,合撰会昌一品集。天生橡笔擅高文,自织锦机精句律。大才从来难为用,心恻寒泉渫不食。徽之诗句上屏风,玉局恩知超荐汲。戴花尧叟生.....
生查子(其二)
宋·王千秋
花飞锦绣香,茗碾枪旗嫩。是处绿连云,又摘斑斑杏。愁来苦酒肠,老去闲花阵。燕子不知人,尚说行云信。
叙归
明·薛蕙
干禄耻虚薄,依方托疏慢。偃息虽久淹,幽栖宁若晏。一朝幸时会,逝言远游宦。端服朝阊阖,抽毫谒云观。短迹乏高足,弱植谢贞干。岂同渐陆羽,乍类登天翰。役役感羁旅,悄悄怀归叹。怅.....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