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
山水
冬天
动物
白鸟
村酒
梅花
写水
景致
洪荒世界

译文

山岭间夹着冻结的雨水,树木上凝结着霜露,山色显得阴暗。
楼台在红树中若隐若现,白鸟在清澈的水面上沐浴后振翅高飞。
喝下三杯村酒后微带醉意,几处梅花散发着香气。在寒冷的天空中吟咏诗歌,兴致格外长久。
醉意中自由自在地舞蹈。水面上的云彩倒映着水光,呈现出广阔无垠的景象,寒冷的烟雾中,白露微微显露。
景色仿佛进入了洪荒世界,这里就像人间的蓬莱仙境一般。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高濂的《风入松·其四·冬湖》描绘了一幅冬日湖景图。首句“山衔冻雨树吞霜”形象地写出山峦承载着冰冷的雨水,树木披覆着厚厚的霜雪,营造出寒冷而静谧的氛围。接着,“黯黯山光”进一步渲染了阴沉的色调。“掩映楼台红树里,浴清波、白鸟飞扬”描绘了楼台在红树的掩映下,与清澈的湖水相映成趣,白鸟在水面自由飞翔,为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机和动态美。诗人借酒浇愁,“村酒三杯扶醉”,在微醺中欣赏梅花散发的香气,更显闲适之情。“寒空吟倚兴偏长”表达了诗人在这寒冷的冬日里,倚靠寒空,思绪悠长,醉舞徜徉,流露出对自然景色的深深陶醉。接下来,“水沉云冷三千顷”描绘了广阔湖面的辽阔与寂静,云层低垂,寒气逼人,而“白露微茫”则增添了神秘与朦胧之美。最后两句,“景入洪荒世界,人间蓬岛仙乡”将眼前之景提升到了超凡脱俗的境地,仿佛进入了远古的世界或是仙境,给人以超然物外的感觉。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冬日湖景的宁静与诗意,以及诗人内心的闲适与向往。

猜您喜欢

六年正月二十日,复出东门,仍用前韵
宋·苏轼
乱山环合水侵门,身在淮南尽处村。五亩渐成终老计,九重新扫旧巢痕。岂惟见惯沙鸥熟,已觉来多钓石温。长与东风约今日,暗香先返玉梅魂。
渔洋探梅归自东西横塘作
明末清初·屈大均
山寒寻未得,一树忽临溪。光透松间雪,香生石上泥。莺声留客久,鹭影逐人低。随意穿桥去,横塘东复西。
题范文予臞庵卷
明·孙一元
道人黄山梅花仙,瘦骨崚嶒神苍然。饮泉坐石幽涧底,衣草食木青厓边。汊川风物久作计,工部家学犹堪传。夜深兀坐松月静,独鹤一声柴庵前。
舟行即景
明·陈言
红帘小艇稳如车,寒水娟娟浸白沙。汀畔数鸥闲不起,见人飞去入芦花。
阅江楼晚眺
明末清初·屈大均
水截崧台下,牂牁一大支。天教双峡束,地以一楼持。雁塔穿窗出,渔帆逐槛移。飞甍交木末,倒影乱榕丝。吞吐无三越,浮沉有二仪。基从千仞起,势似一峰欹。曲折霞城外,氤氲露井时。自.....
舟中
元·何中
竦立去帆波渺渺,深笼寒霭树稀稀。象牙潭上风初急,龙雾洲前雪乱飞。山掩孤钟分响到,沙明丛雁逐行归。雕房炽炭行时令,阿那痴渔拥断矶。
嘉定庚辰正月二日杨尚书率同年团拜于西湖因为游湖之集适湖水四合乘兴凿冰泛舟如所约也杜侍郎赋诗和之
宋·崔与之
雪里同骑白玉鳌,湖山人物一时高。银潢下泻波千顷,宝鉴旁开水半篙。我欲乘风惊老大,谁将剪水戏儿曹。梅花纸帐扁舟梦,但觉归心长羽毛。
龟山八景
清·卓肇昌
寒夜声俱寂,穷猿擢老枝。群欢歌和汝,孤调唳凄其。鸣晦知心渺,冲寒顾影危。好吟催梦短,悲思度更迟。弄笛留遗韵,赐绯或待期。啸啼聊自适,长伴商山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