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

(

)

穿
写景
山水
写风
写山
情感(愁
苦)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崎岖山路上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首联“北风吹鲍一帆弓,下水憎他竹箭同”,以北风与帆弓、水流与竹箭的对比,生动展现了山间道路的险峻与水流的湍急,暗示了旅途的艰难。颔联“百丈攀缘愁鸟道,千盘上下苦蚕丛”,进一步描绘了山路的蜿蜒曲折,如同鸟儿飞行的路径,又似蚕丛上下翻飞,形象地表现了道路的险恶与攀登的艰辛。颈联“峰多牙角森相触,石积青冥郁不通”,通过“峰多”、“牙角森相触”、“石积青冥”等词句,展现了山峰的高耸与岩石的密集,以及天空的深远与云雾的缭绕,营造出一种壮丽而神秘的自然景象。尾联“绝壁有时如射的,烟萝穿遍翠玲珑”,以“绝壁如射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山壁的陡峭与险峻,而“烟萝穿遍翠玲珑”则通过烟雾缭绕的藤蔓与翠绿的景致,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美丽。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绘,表达了诗人面对艰难险阻时的坚韧不拔和对美好自然的深深热爱与敬畏之情。

屈大均

6717首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题程世洪栖云楼
明·孙一元
楼上閒云万顷漫,爱云长日倚阑干。岩花半落岚光重,木叶乱鸣江雨寒。野老自甘泉石味,儿童时进蕨薇盘。閒来更觉青山好,湘簟疏帘静里看。
和赵茂州即事六首(其三)
宋·郭印
人事都无喜宴安,懒于喧处竞追攀。惊残午梦风推户,压尽炎威雪满山。无主岩花时解笑,近人林鸟亦知还。应怜朝市区区者,方寸何曾顷刻闲。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鹦鹉曲·忆难鸣山旧游
元·冯子振
鸡鸣山下荒丘住。客吊古问驿亭父。几何年野屋丛祠,灭没犁烟锄雨。默寻思半晌无言,逆旅又催人去。指峰前代好磨笄,是血泪当时洒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