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
友
(
其
一
)
鱼
目
似
明
珠
,
阳
货
似
仲
尼
。
苟
非
明
哲
人
,
安
能
辨
几
希
。
嗟
予
久
飞
遁
,
墨
名
行
殊
非
。
朝
行
脍
人
肝
,
暮
行
搴
紫
芝
。
吾
子
不
遐
弃
,
狂
简
其
同
归
。
隆
冬
不
肃
杀
,
阳
春
奚
光
辉
。
披
裘
入
裸
国
,
优
哉
聊
娱
戏
。
哲理
写景
抒情
友情
节气
人生境遇
译文
鱼目被误认为珍珠,阳货被误认为是孔子。
不是明智的人,怎么能分辨出真假呢?
叹息我长久地隐居避世,墨守成规的行为与特殊的环境格格不入。
早上还在谈论如何以残忍手段对待别人,晚上就谈论采摘灵芝草(象征着美好的事物)。
你不抛弃我这样的粗人,我们简朴的生活也可以归于同一条道路。
如果冬天不表现出严酷的肃杀之气,那么春天的光辉又怎么能显现出来呢?
我穿着兽皮进入裸体国度,悠然自得地享受这种游戏。
赏析
这首诗以奇特的比喻和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世事的深刻洞察与独特见解。首句“鱼目似明珠,阳货似仲尼”运用了类比的手法,将平凡的事物(鱼目)与杰出的人物(仲尼)进行对比,暗示了社会中存在许多看似普通却蕴含非凡价值的人,同时也暗指像阳货这样表面光鲜实则庸俗的人物。这种对比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趣味性,也引发了读者对于人性和社会现象的思考。接着,“苟非明哲人,安能辨几希”进一步强调了辨别真伪的重要性,只有智慧之人方能洞察事物的本质。这不仅是对个人修养的提倡,也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批评。“嗟予久飞遁,墨名行殊非”表达了诗人长期隐居避世的生活状态,以及对自身行为选择的反思。他自称为“墨名”,可能暗含着对传统道德观念的质疑或批判,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洒脱。“朝行脍人肝,暮行搴紫芝”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选择:朝为残酷无情的刽子手,暮则成为采摘仙草的隐士。这种强烈的对比,既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讽刺,也是诗人内心矛盾与追求的体现。“吾子不遐弃,狂简其同归”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理解和支持,即使在极端的境遇下,也能找到心灵的共鸣与归宿。最后,“隆冬不肃杀,阳春奚光辉”以自然界的季节变化为喻,指出即便在严寒的冬季,生命依然充满生机;同样,在看似无光的时刻,也有希望与温暖的存在。这不仅是对自然规律的赞美,也是对人生困境中寻找光明与希望的鼓励。“披裘入裸国,优哉聊娱戏”以奇特的想象,描绘了一幅在极端环境下寻求快乐与自由的画面。这既是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也是对现实束缚的一种反抗。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社会、人性、自然以及自我命运的深刻思考,以及在复杂世界中保持独立人格和追求精神自由的决心。
屈大均
6717首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您喜欢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次韵郑盱眙见寄并简其甥刘君
宋·陆游
衣上空嗟京洛尘,故交半作白头新。众中初得见吾子,东观已疑无若人。仗马极知非久斥,沙鸥要是孰能驯。两章英妙同时到,赵壹囊中却未贫。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