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雅集
咏物
写景
酒会
抒情
怀古
谢意

译文

花开时,我独自划着轻舟,仿佛在邀请着什么。那种天香,令人想起了洛阳城里的芬芳。
酒后的痕迹点点滴滴沾满了红色的药,而棋局上,时时刻刻似乎都有紫貂在活跃。
想着像明珠滩上疾驰的骏马那样进行狩猎,听到弓箭声便想起那些在玉门关射雕的英雄。
一直以来,我欣赏袁虎的高雅吟咏,谢尚的风流才情岂是那玉箫可以比拟的。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屈大均在丙寅年春日,应王大将军之邀与诸公雅集时所作,以“萧”字为韵脚。诗中描绘了春日聚会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友情的珍视。首联“花发桨单折简招,天香惊似雒阳飘”,以“花发”、“桨单”描绘春日景象,用“折简招”表达邀请之意,而“天香”与“雒阳飘”则借用了历史典故,营造出一种高雅、清新的氛围。这里的“雒阳飘”可能是指洛阳的香气飘散,暗喻聚会地点的香气四溢,令人向往。颔联“酒痕一一沾红药,棋势时时得紫貂”,进一步描绘了聚会中的活动。酒痕洒落在红药上,既表现了饮酒的豪情,也暗示了聚会的热烈气氛;“棋势得紫貂”则可能是比喻下棋时的智慧和策略,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聚会中智力与情感的交流。颈联“羽猎思随珠浦马,弓鸣忆贯玉门雕”,转而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经历的回忆。这里“羽猎”、“珠浦马”、“弓鸣”、“玉门雕”都是古代狩猎或军事活动的象征,诗人借此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勇敢、豪迈精神的向往。尾联“自来高咏怜袁虎,谢尚风流岂玉箫”,最后以袁虎(即袁宏)、谢尚等历史人物为例,表达了对高尚人格和风流才情的赞美。袁虎是东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谢尚则是著名的将领兼文学家,他们都是历史上被人们所称颂的人物。此处“怜袁虎”、“岂玉箫”表达了诗人对这些人物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理想人格的追求。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友情的珍惜以及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屈大均

6717首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您喜欢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南阳春日十首(其一)
宋·陈舜俞
城头古木未知春,官柳柔条日日新。门巷旋开沽酒市,郊原便有踏青人。风烟乍入禽初好,网罟犹多雉肯驯。拟为芳时对樽斝,愧无心事乐天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