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抒情
怀古
秋日
品茶
友谊
情感
写物
瓷杯的喜爱
读书时的心境

译文

译文:远方的朋友让我难以忘怀,他们殷勤地寄来了上好的茶。
译文:庙宇后的秋天景色宜人,隐藏的溪流散发出紫霞般的香气。
译文:双泉恰好从空寂的森林中流淌出来,每一勺都像是含着清冷的月光。
译文:无论是日日夜夜我都在渴望创作和读书,举着瓷杯感到它所带来的清凉很是喜欢。

赏析

此诗《烹茶》由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描绘了煮茶的雅致场景与诗人对茶的深情厚谊。首句“故人天外意难忘”,开篇即以“故人”二字点明主题,表达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虽相隔万里,但那份情谊却难以忘怀。次句“佳茗殷勤远寄将”,进一步说明了这份思念通过佳茗得以寄托,朋友精心挑选上好的茶叶,千里迢迢寄来,传递着深厚的情谊。接着,“庙后已多秋岕好,潜溪还有紫霞香”,描绘了煮茶的环境与氛围。庙后的秋景宜人,潜溪边弥漫着紫霞般的香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充满诗意的煮茶环境。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烘托出煮茶时的闲适与美好。“双泉适自空林出,一勺长含素月光”,进一步展示了煮茶的过程与细节。泉水从空寂的林间流出,清澈透明,一勺茶汤中仿佛蕴含着皎洁的月光,不仅体现了水质的纯净,也寓意着心灵的纯净与高雅。最后,“日夕著书饥渴甚,瓷杯擎处爱清凉”,收尾处诗人表达了自己在忙碌的著书过程中,通过品茶得到的片刻宁静与清凉。即使在繁忙的工作中,也能找到一丝慰藉,体现出茶对于诗人的精神滋养作用。整首诗通过对煮茶过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茶文化中的雅致与情感,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屈大均

6717首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您喜欢

过伊仆射旧宅
唐·李商隐
朱邸方酬力战功,华筵俄叹逝波穷。回廊檐断燕飞去,小阁尘凝人语空。幽泪欲乾残菊露,馀香犹入败荷风。何能更涉泷江去,独立寒流吊楚宫。
舟次毗陵朱定国明府遣使邀至沙驮淹留僧舍存款甚殷濒行以手制拙集序兼官俸十千钱见遗赋谢
明·李德丰
明海辞家日,毗陵驻舸时。郎星百里映,驿使一椷驰。捧匣浑疑梦,开筒转觉悲。先邀十日醉,为拭两行洟。别远那忘会,交真讵获辞。舟轻逗急水,夜冷忆朝曦。淅淅风生岸,滔滔浪拍涯。入.....
次韵毛国镇赵景仁唱和三首一赠毛一赠赵一自咏(其三)
宋·苏辙
远谪江湖舳尾衔,到来辛苦向谁谈。畏人野鹤长依岭,厌事山僧祇住庵。黄雀顿来成一饱,白醪新熟喜初酣。疏顽近日尤堪笑,坐任飘风去自南。
秋日访子憨上人留宿精舍
清·周焯
小别云林数载余,一舠重泊古僧居。携来紫蟹黄柑好,正是斜风细雨初。野圃四围秋寂寂,山斋一榻夜蘧蘧。寒星数点流萤小,犹似虚窗照读书。
道院
宋·叶茵
园林悭十亩,天赐老生涯。雪境吟终夜,春时醉一家。篱疏簪菊种,石古络藤花。莫有同盟者,多煎谷雨茶。
减字木兰花(其八)贻亢之
宋·吴则礼
淮山清夜。镜面平铺纤月挂。端是生还。同倚西风十二栏。休论往事。投老相逢真梦寐。两鬓疏疏。好在松江一尺鲈。
次沈陶庵题石田有竹庄韵
明·刘英
爱汝东庄多种竹,旁人错认是湘川。敲门僧立秋阴里,避雨猿啼屋角边。最喜谈诗挥白拂,间因憩树濯清泉。相过定与髯张约,同棹轻舟破暝烟。
水龙吟(其三)为梦庵寿
宋·高观国
夜来曾跨青虬,海风袅袅吹襟袖。蓬莱误入,群仙争问,刘郎安否。玉麈冰壶,日庭星角,孕成奇秀。看丹分宝鼎,箓传秘箧,闻重寄、长生酒。归梦惊回晓漏。正长庚、辉躔南斗。祥开华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