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
萨
蛮
状
成
未
肯
离
明
镜
。
嫌
他
镇
日
含
花
影
。
轻
罩
海
人
纱
。
休
令
生
片
霞
。
鬓
边
空
战
叶
。
免
惹
双
蝴
蝶
。
忘
上
口
脂
来
。
菱
花
行
又
开
。
写景抒情
镜子
梳妆
秋天
爱情
赞美
花卉
赏析
这首《菩萨蛮》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其内容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意象。“状成未肯离明镜”,诗人以镜子为喻,描绘了一幅女子精心打扮、不愿轻易离开妆容的画面,表现了女性对美的追求和对自我形象的重视。“嫌他镇日含花影”,这里的“他”指镜子中的花影,女子嫌弃镜子中整天映照着花朵的影子,暗示她渴望展现自己的真实面貌,而非被外界事物所遮蔽。“轻罩海人纱”,女子轻轻披上了一层薄纱,如同海面上的轻雾,既保护了自己,又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朦胧之美。“休令生片霞”,希望这片轻纱不要在阳光下生成一片片的云霞,以免过于张扬,保持一种低调而优雅的状态。“鬓边空战叶”,女子在鬓角插上了几片叶子,却似乎在与它们进行无声的较量,或许是在追求一种自然而不失精致的美。“免惹双蝴蝶”,为了避免吸引双飞的蝴蝶,女子小心翼翼地保持着自己的姿态,生怕破坏了这份宁静与和谐。“忘上口脂来”,女子似乎忘记了涂口红,这可能是一种故意为之的行为,或是对自然本色的追求,展现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气质。“菱花行又开”,最后以菱花的再次开放作为结尾,象征着女子内心的美丽与生命力的持续绽放,同时也寓意着美好事物的循环不息。整首词通过一系列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女子在追求美的过程中,对自我形象的精心雕琢与内心世界的微妙变化,以及对自然与和谐的向往。
屈大均
6717首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您喜欢
新婚诗为献孟作(其二)
明末清初·屈大均
辛苦成凫藻,迟回得兔丝。天留琴瑟好,人与凤凰宜。鲍女仙难学,兰香笑不知。莫教衣不著,已及散花时。
徐光岳至(其二)
明·庄昶
江门千古地,来往有南川。夫我何为者,相过亦此贤。水花无别趣,庭草有真传。活水亭前月,能留共老年。
杨柳枝·新秋闲坐偶读前人杨柳枝词,爱其音节谐婉,姿韵与寻常绝句迥殊,爰摭眼前情事谱成四阕(其二)
清末近现代初·严既澄
倦暝离魂系不牢。新愁吹梦薄凉霄。扑窗红泪摹春事,小雨催开夹竹桃。
和刘工部钦谟无题韵(其四)
明·童轩
帘外东风扇晓寒,碧桃香老共谁看。金铃犬卧红绵毯,翠羽鹦啼白玉阑。花暗小机尘旧锦,草深回磴罢鸣銮。昼长寂寞无人问,自起闲敲响玉盘。
内家娇·将归里门寄内
清·汪懋麟
别家秋欲幕,黄花节、深院海棠垂。记亲荐小蛮,衾裯香烂,艳歌大妇,参昴星稀。香奁畔,青鸾双照影,红烛对吟诗。忽赋远游,去时恨速,不嗔人怨,来日嫌迟。还家春已暮,樱桃熟、后园.....
西江月(其六)老妻生日,因取芗林中所产异物,作是词以侑觞
宋·向子諲
几见芙蓉并蒂,忽生三秀灵芝。千年老树出孙枝。岩桂秋来满地。白鹤云间翔舞,绿龟叶上游戏。齐眉偕老更何疑。个里自非尘世。
和史君喜雨(其一)
宋·周南
通宵奠玉乞移灾,阊阖天门午夜开。屏翳不随风伯住,雷车争逐阿香来。送神曲奏争加额,喜雨诗成巧夺胎。闻说阪田犹未插,更须精意斡天回。
续落花诗三十首(其二十九)
明末清初·王夫之
莲冠何碍切云游,鸠眼无端侧目愁。绣口久知压沈宋,梅羹向后任孙刘。白荼红蓼今承乏,燕麦龙葵旧有秋。乞我逍遥名亦辱,桑条裾惹断云羞。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