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
金
陵
某
子
人
是
六
朝
馀
,
秦
淮
水
际
居
。
能
为
南
越
客
,
定
著
大
中
书
。
作
赋
无
吾
党
,
为
邻
必
太
初
。
逍
遥
无
不
可
,
门
有
巨
溟
鱼
。
怀古
六朝馀。
。
赞美。
译文
第一行:这个人出生在六朝余祉,他的居所是在秦淮江边。
第二行:他或许曾在南越作客,而他也必定有他的大中书作为标志性的著述。
第三行:他的思想追求并未受制于派系之争,他的邻居一定是像太初一样的人。
第四行:他逍遥自在,无所不能,他的门前有巨大的溟鱼游动。
赏析
此诗《赠金陵某子》由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描绘了一位身处六朝古都金陵的文士形象。诗中通过“人是六朝余”一句,巧妙地将主人公置于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上,暗示其身份与背景。接着,“秦淮水际居”则点明了这位文士的生活环境,秦淮河畔的景致不仅增添了诗的意境美,也暗含着一种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能为南越客,定著大中书”两句,既表达了主人公的游历经历,又预示了他的文学成就。南越之地,多出才子佳人,而“大中书”则象征着高深的学问和卓越的文采。这两句不仅展现了主人公的才华横溢,也体现了诗人对他的高度评价。“作赋无吾党,为邻必太初”则进一步揭示了主人公在文学创作上的独树一帜。这里的“吾党”可能指的是与他志趣相投的文友,而“太初”则是古代文献中的一个名称,常用来指开天辟地之初,这里借以形容主人公的文学作品如同开篇之作,具有开创性意义。最后,“逍遥无不可,门有巨溟鱼”两句,以“逍遥”二字概括了主人公的生活态度,表明他自由自在,随心所欲,不受拘束。而“门有巨溟鱼”,则可能寓指他家中藏书丰富,或是有众多才华横溢的朋友来访,营造出一种文人雅集的氛围。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主人公生活场景、性格特点以及文学成就的描绘,展现了一位文人墨客在历史长河中的独特风采,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其高尚情操和卓越才华的赞赏之情。
屈大均
6717首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您喜欢
寄京口诸友
宋末元初·仇远
郡邑山川我旧游,归舟千里十年秋。相逢若问村翁信,贞女沙头狎白鸥。
驾幸西太一宫祈雨
宋·韩琦
晓跸声乾下九重,西郊岑寂款琳宫。骄阳尚作三春旱,多稼期沾一雨丰。恤物致虔归上德,应诚为答即神聪。从来圣感无旋日,不在商岩傅说功。
城北夜
宋·陆游
端居厌孤寂,偶系北城舟。天地凄凉色,江湖汗漫游。萤光矜暗夜,虫语报新秋。老去功名意,青灯映布裯。
长安道
明·高启
长乐钟声动,平津树色开。中郎长戟卫,丞相小车来。新成赐将第,更筑候神台。谁念公车客,空怀作赋才。
钓鱼城
清·洪锡爵
宋代蜀中地,形胜钓鱼山。雄师临十万,一夫足当关。卓哉余宣抚,守土当时艰。招贤用奇策,筑垒诸砦间。自昔燕云失,汴梁困力孱。五国城边路,辛苦寄金环。韩岳劳战伐,不奉二圣还。暂.....
上元夕姚龙友鹾司招饮诘朝而雨即事赋谢
明末清初·陈恭尹
朔南万里共年华,折柬相招路岂遐。月下满浮千日酒,火中飞出一城花。关门不禁时开钥,匣印犹封未报衙。天为主人晴此夕,鸡鸣新雨在檐牙。
钱子寿亲诗
明·符锡
节使方之楚,乡书巳达吴。轺还及来夏,椿寿正悬弧。绿酒香浮蚁,华筵馔入鲈。悬知称庆处,海上见蓬壶。
长干行
元末明初·张羽
长干人家向江住,朱雀桥边旧衢路。参差碧瓦扬青旗,系缆门前有杨树。竹弓射鸭向汀洲,家家无井饮江流。女儿数钱当酒肆,商人买笑开娼楼。谢家子弟如兰玉,不见当时旧游躅。夜深月满大.....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