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
查
子
之
子
求
佳
丽
,
珠
娘
得
小
家
。
芙
蓉
春
有
子
,
茉
莉
夜
开
花
。
眉
写
山
山
翠
,
衣
飘
片
片
霞
。
载
归
勾
越
去
,
妒
杀
浣
溪
纱
。
爱情
写景抒情
咏物写情
春花写生
城市赞颂
女子赞美
译文
这位男子追求美丽的女子,最终找到了像珍珠一样美丽的姑娘(珠娘),她出身于普通人家。
春天里芙蓉花盛开,仿佛有孩子在玩耍;而夜晚,茉莉花也悄悄开放了。
她的眉毛宛如山间的翠绿,穿着飘逸,就像穿上了满天的霞光。
他们在江上乘船而去,那些见状的人都非常嫉妒他们的爱情之浓烈。尤其是当她们穿过浣溪(或许是代指他们爱情的圣地),这份爱情的深度让人艳羡又嫉妒。
赏析
这首诗《赠查子》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名为“珠娘”的女子之美,以及她与查子之间的故事。首句“之子求佳丽,珠娘得小家”,开篇即点出主题,一位男子在寻找佳人,而“珠娘”却在寻常人家中被发现,暗示其虽出身平凡,却拥有非凡的美丽。“芙蓉春有子,茉莉夜开花”两句,运用自然界的植物来比喻女子的美丽与独特。芙蓉在春天孕育果实,象征着珠娘的内在美;茉莉夜晚开放,隐喻其神秘与高雅。这两句不仅描绘了珠娘的外貌之美,也暗示了她的性格特质——既有春天般的生机与活力,又有夜晚般的静谧与深邃。“眉写山山翠,衣飘片片霞”进一步刻画了珠娘的外貌特征。眉毛如同山峦般青翠,衣裳则如同飘动的云霞,形象地展现了她的美貌与气质。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自然景观融入人物形象之中,使得描述更加生动、富有诗意。最后,“载归勾越去,妒杀浣溪纱”表达了珠娘离开后,引发的反响。她被载回勾越(古代地名,此处泛指远方),其美艳之姿让周围的人为之倾倒,甚至让浣溪纱(一种轻薄的丝织品,常用于形容女子的衣物)都感到嫉妒。这一句不仅强调了珠娘的美丽,也通过侧面描写表现了她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珠娘外貌、性格及影响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美的追求与赞美。
屈大均
6717首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