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
汪
扶
晨
黄
山
中
(
其
一
)
仙
人
汤
沐
地
,
天
子
翠
微
都
。
一
片
黄
云
里
,
芙
蓉
影
有
无
。
松
声
摇
玉
柱
,
花
气
出
香
炉
。
君
爱
西
峰
好
,
琴
歌
定
自
娱
。
山水写景
芙蓉写花
四季秋天
咏物写景
赞美
写景
怀古写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黄山的壮丽景色与宁静氛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趣的融合。首联“仙人汤沐地,天子翠微都”,开篇即以神话与帝王的视角,将黄山置于超凡脱俗的地位,仿佛是神仙沐浴之地,皇家的翠微所在,赋予了黄山一种神圣而尊贵的气息。颔联“一片黄云里,芙蓉影有无”,通过“黄云”这一意象,营造了一种神秘莫测的氛围,而“芙蓉影有无”则暗示了山中云雾缭绕,使得山峰与花影时隐时现,增添了几分梦幻色彩。颈联“松声摇玉柱,花气出香炉”,进一步描绘了黄山的自然景观。松涛与玉柱的摇曳,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坚韧;花香从香炉中溢出,不仅渲染了环境的香气,也寓意着心灵的净化与升华。尾联“君爱西峰好,琴歌定自娱”,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祝福,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希望友人在欣赏西峰美景时,能弹琴唱歌,享受内心的愉悦与自由。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黄山景致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友情的真挚情感,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屈大均
6717首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您喜欢
十六夜月
宋·刘黻
何处吹来笛一声,长空如水浸江城。中秋有月云偏妒,底事今宵放得明。
奉荅木斋病起见怀二十韵
明·冯兰
海气明曙霞,湖光渺秋昊。十月木未霜,枫林景逾好。疏疏篱下花,寂寂涧边草。閒居田事休,委巷人迹少。东瞻牛屯峰,秀矗云之表。种梅已成蹊,中搆一亭小。谢公有好怀,藉此以终老。佳.....
梅花篇初春偕山甫始馀长倩三隐君及儿子允文过湖上邓尉聚坞诸山为十日游制三百字
明·张元凯
载酒出山郭,探梅过水涯。客閒来看早,岁闰较开迟。渐以明村落,俄将暗路岐。纵横乱若荠,远近积如茨。无间阡连陌,宁分陇与陂。盈门春烂日,比屋素封时。皓练千箱启,珠玑万斛遗。丛.....
偕谭子钦惟寅游西樵
宋·顾禧
江西美景闻天下,君上湖亭意若何。吞吐晴光千浪暖,卷舒云气两峰多。阳春有脚归花柳,芳草无心恋绮罗。力倦翻嫌花路浅,振衣再拟一同过。
二月晦日作
清·爱新觉罗·弘历
大堤晓踏绿杨烟,仲月蟾光又隐天。九十韶华过六十,今年旅况忆前年。鸣鸠乳燕各相惜,弱柳繁桃俱可怜。剩得馀閒归品判,春郊轮日有诗篇。
赣州夜泊次香杜韵
清·韩崶
到此双流合,遥看百雉开。人家寒食节,风雨郁孤台。山色周遭在,涛声日夜催。系舟吟望处,迟尔谪仙才。
酬张少府柬之
唐·卢照邻
昔余与夫子,相遇汉川阴。珠浦龙犹卧,檀溪马正沈。价重瑶山曲,词惊丹凤林。十年暌赏慰,万里隔招寻。毫翰风期阻,荆衡云路深。鹏飞俱望昔,蠖屈共悲今。谁谓青衣道,还叹白头吟。地.....
宫词八首(其四)
明·蒋山卿
小年选入蕊珠宫,紫阁玲珑十二重。日侍上真修法事,水晶盘捧玉芙蓉。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