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
巳
腊
月
十
三
日
家
慈
大
人
八
十
有
六
生
日
恭
赋
(
其
二
)
麻
姑
白
发
七
朝
身
,
带
闰
参
差
已
九
旬
。
门
下
三
千
酿
酒
客
,
堂
前
六
十
弄
雏
人
。
纷
纷
䰀
鬌
教
扶
手
,
一
一
酥
醪
要
入
唇
。
孩
笑
未
知
吾
老
大
,
莱
妻
少
艾
亦
忘
贫
。
亲情
生日祝贺
赞美老人
宴饮欢乐
译文
麻姑已经七朝老身,闰月增岁已经九旬。
门下有三千酿酒的客人,堂前有六十个玩弄雏儿的人。
一排排的小男孩小女孩教导她(麻姑)如何扶手(可能指的是做家务等),一一的甜酒也要请她品鉴。
孩子们笑我老了,但他们不知道我内心仍然年轻;即使像莱妻这样年轻的女子也并不在意我的贫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家庭中长辈寿辰的温馨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家庭成员间的情感与生活细节。首联“麻姑白发七朝身,带闰参差已九旬”,以“麻姑”比喻年迈的长者,形象地描绘了她历经多个朝代,岁月的痕迹在她的白发和皱纹中显现,已经度过了接近九十个春秋。这里不仅体现了时间的漫长,也暗示了家族的悠久历史。颔联“门下三千酿酒客,堂前六十弄雏人”,通过夸张的手法,描述了家中酒香四溢,宾客满座的热闹景象,以及堂前孩子们嬉戏玩耍的欢乐场面。这一联不仅展示了家庭的繁荣与和谐,也反映了长辈对后辈的关爱与影响。颈联“纷纷鬢鬌教扶手,一一酥醪要入唇”,细致描绘了长辈在照顾后辈时的耐心与细心,无论是梳理纷乱的头发,还是品尝美味的酒酿,都充满了爱意。这一联体现了家庭成员间的相互扶持与情感交流。尾联“孩笑未知吾老大,莱妻少艾亦忘贫”,通过孩子们的笑声和莱妻(古代对老年妇女的称呼)的无忧无虑,侧面表现了家庭氛围的轻松愉快,即使面对生活的艰辛,也能保持乐观的心态。这一联巧妙地传达了家庭成员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家庭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末清初时期一个大家庭的温馨与和谐,以及长辈对后辈的关爱与家庭成员间深厚的情感联系。
屈大均
6717首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您喜欢
感皇恩(其一)生日示妹
宋·程大昌
身寿又康强,谢天将并。耳目聪明行步壮。登高挥翰,不用瞠眉扶杖。华堂偕老处,儿孙王。只恨萍蓬,他乡浮荡。回首故山便惆怅。今年生日,忽似还家模样。当缘风絮韫,来赓唱。
贺新郎·张总领□□生日
宋·魏了翁
家住峨山趾。暑风轻、双泉漱玉,五坡攒翠。坡上主人归无计。梦泛沧波清泚。曾拜奏、前旒十二。愿上皇华将亲去,及翁儿、未老相扶曳。乘款段,过闾里。玺书未报人相谓。倚西风、胡尘涨.....
仲弟应符生日大人作诗命和元韵
宋·孙应求
阿连诞世在兹晨,月吐三更恰半春。幸有斑衣堪共戏,何妨绿酒正相亲。雍雍已觉和为贵,勉勉当思德有邻。所愿百年长膝下,不劳相望似参辰。
水调歌头·叔母生日同家人劝酒
宋·魏了翁
涪右金华宅,上有蔚蓝天。当年玉女何事,未摆世间缘。要把平夷心事,散作吉祥种子,春暖玉生烟。回首生处所,更欲与周旋。自归来,生处所,已三年。山头白鹤候我,应讶久留连。已作秋.....
鹊桥仙(其十一)居厚生日
宋·刘克庄
我如龚胜,君如龚舍,拂袖同归乡里。共骑竹马有谁存,总唤入、耆英社里。苍华尚黑,黄婆方旺,争问翁年今几。一门两个老人星,直看见、孙儿生子。
太夫人以无咎生日置酒留余,夜归,书小诗贺上
宋·苏轼
寿樽馀沥到朋簪,要与郎君语夜深。敢问阿婆开后阁,井中车辖任浮沉。
叔父生日(其一)
宋·项安世
新年一百二十日,此酒年年须共斟。竹岭松溪仙派远,龙山梦泽寿乡深。戎葵百段缠头锦,卢橘千丸买酒金。造物商量供酒费,怕教一事恼闲心。
诞日和何婿子翰
明·区越
柳下天分一曲流,幽居何事费牙筹。亲贤别里青云路,葱鬓三生白鹤俦。八十岂知花甲换,寻常亦见海山浮。青鞋白袜从吾好,桃任春芳桂任秋。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