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鸟
爱情
抒情
赞美
春天
珍禽
春情

译文

鹦鹉学着人声叫哥哥,白鹇被人称作来客。它轻轻地并不使用春日细长的手指(暗指人用手去抚摸或逗引)去拍打。
还将花瓣当作食物来喂食鹦鹉的相思之情,想要用双翼衔着书信传递情感。
(此句描写的是)她是珠娘的化身,出生在芬芳馥郁的国家(或指花卉繁盛的地方)。各种珍贵的鸟类都与她相识。
春日里,她最喜爱画眉鸟的身影,郎君归来后,将甘蕉作为美食赠予画眉鸟(此处“甘蕉”应为人名)。

赏析

这首《踏莎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与情感交织的画面。诗人通过鹦鹉、白鹇、花片、相思、双飞翼、珠娘、香国、画眉、甘蕉等元素,构建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情感的世界。首先,鹦鹉和白鹇分别以“哥”和“客”的称呼,赋予了它们人格化的角色,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鹦鹉“轻轻不把春纤拍”,细腻的动作描绘出其优雅的姿态;而白鹇“衔书欲倩双飞翼”,则展现了其智慧与情感的双重表达,仿佛在传递着某种秘密或思念。接着,“身是珠娘,生从香国”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自然与人的关系,珠娘与香国象征着纯净与美好的生活环境,强调了自然环境对生命的影响与滋养。“春情最爱画眉多,郎归好与甘蕉食”则直接点明了情感主题,画眉鸟的多情与郎君归家后与甘蕉共享的场景,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也寄托了对爱情的美好向往与追求。整体而言,这首《踏莎行》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是一首富有诗意与哲理的作品。

屈大均

6717首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您喜欢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
两同心(其二)
宋·柳永
伫立东风,断魂南国。花光媚、春醉琼楼,蟾彩迥、夜游香陌。忆当时、酒恋花迷,役损词客。别有眼长腰搦。痛怜深惜。鸳会阻、夕雨凄飞,锦书断、暮云凝碧。想别来,好景良时,也应相忆.....
宫怨
唐·司马扎
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御沟。
驻跸圣因行宫
清·爱新觉罗·弘历
问俗重临明圣湖,白沙堤上果清殊。高峰南北呈双髻,行馆招提别一区。丽日和风春淡荡,花香鸟语物昭苏。民心乐处吾同乐,艳舞清歌亦底须。
高宗皇帝挽词(其三)
宋·韩彦质
八秩归希有,三灵感具衣。鼎湖龙已远,汾水雁空飞。羽卫愁无色,风云惨不晖。惟馀功与德,千古叹巍巍。
鹧鸪天(其二)葭萌驿作
宋·陆游
看尽巴山看蜀山。子规江上过春残。惯眠古驿常安枕,熟听阳关不惨颜。慵服气,懒烧丹。不妨青鬓戏人间。秘传一字神仙诀,说与君知只是顽。
竹鹤图为医士仵思道题
明·管讷
此君风致极萧闲,合与胎仙共一班。千岁影迷苍雪里,九皋声在绿云间。平安莫谩传书去,径造休教报客还。挂向芝房无点俗,长年相对悦清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