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绿
写花
菊花
节气的
秋冬之交的
抒情
赞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晚秋时节,菊花在严寒来临前顽强绽放的情景,展现了菊花坚韧不拔的生命力和高洁的品格。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菊花面对寒冷环境时的挣扎与坚持,以及对霜雪的敏感与喜爱,表现了菊花独特的美丽与精神风貌。首句“岂为尊无绿,黄花不肯开”,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菊花不因环境的限制而放弃开放的决心,即使没有绿叶的衬托,黄花也依然选择绽放,展现出一种独立自主的精神。接着,“暖随重九过,寒待立冬来”两句,通过时间的推移,描绘了菊花从温暖的重阳节过渡到寒冷的立冬节气的过程,暗示了菊花在自然规律中顽强生长的特性。“叶赪愁霜染,葩香爱雪催”则进一步刻画了菊花对自然环境的敏感反应。红叶在霜的侵袭下显得愁苦,而花朵却在雪花的期待中散发出香气,表现出菊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最后,“稀疏难饱食,看杀在莓苔”两句,通过对比稀疏的花朵难以满足人们的口腹之欲,以及最终可能被莓苔覆盖的命运,表达了对菊花命运的感慨,同时也隐含了对生命短暂、自然无情的思考。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晚菊的描绘,不仅赞美了菊花的美丽与坚韧,也蕴含了对生命意义、自然法则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中生命力量的敬畏与欣赏。

屈大均

6717首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题王元章画梅花
元·熊梦祥
水影晴光为写神,当时已是失天真。一从残角吹新曲,几向寒溪觅故人。缟袂归来犹有月,佩环飞去更无尘。莫言醉魄空离落,信把和羹属大臣。
又咏蜀都城上芙蓉花
唐·张立
去年今日到城都,城上芙蓉锦绣舒。今日重来旧游处,此花憔悴不如初。
题欧阳广汤梅花
明·杨士奇
西昌欧阳生,明经起科目。当宁敬刑罚,擢官秋卿属。生抱忠厚资,况奉先训笃。夜烛治官书,求生于死狱。所听两造词,不厌四五覆。明鉴靡遁情,被辜皆诚服。门庭净若洗,襟怀皎于玉。勉.....
再用前韵(其一)
宋·曾惇
举觞东望玉霄峰,万顷云涛雪塞空。拥鼻自应多好句,褰裳便欲御长风。际天江草如许碧,隔水山桃无限红。李侯长句有家法,惊倒江楼一秃翁。
甲子岁除作(其一)
明末清初·屈大均
欲寒先作雾,将暖更吹风。岁尽从今夜,春来自故宫。草犹含蕙绿,花已破桃红。腊酒琉璃盏,殷勤入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