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招屈亭
节日
端午节
悼亡
写景
山水

译文

楚人在端午节这天,向着湘江和沅江召唤着什么。
河伯空着手站在那里,而巫阳却没有回应逝者的灵魂。
蛟龙侵入了水中的房屋,风雨遮蔽了天门。
人们纷纷掩面哭泣,以歌舞来寄托哀思,对君主的思念永远无法忘怀。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的《题招屈亭》。诗中描绘了端午节时,楚地人民在湘沅江边纪念屈原的场景。通过“河伯空交手”、“巫阳不予魂”等句,表达了对屈原精神的崇敬与怀念。而“蛟龙侵水屋,风雨蔽天门”则形象地描绘了端午时节的自然景象,渲染出一种哀伤的氛围。最后,“掩泣纷歌舞,思君不可谖”两句,既展现了人们在哀悼中又不失欢乐的复杂情感,也表达了对屈原深深的思念之情。整首诗情感深沉,富有历史感和文化内涵,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和对先贤的深切缅怀。

屈大均

6717首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您喜欢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送韦处士归省朔方
唐·赵嘏
映柳见行色,故山当落晖。青云知己殁,白首一身归。满袖萧关雨,连沙塞雁飞。到家翻有喜,借取老莱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