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
龙
门
废
寺
因
思
人
事
事
无
穷
,
几
度
经
过
感
此
中
。
山
色
不
移
楼
殿
尽
,
石
台
依
旧
水
云
空
。
唯
馀
芳
草
滴
春
露
,
时
有
残
花
落
晚
风
。
杨
柳
覆
滩
清
濑
响
,
暮
天
沙
鸟
自
西
东
。
写景
怀古
春天
写山
场景
悼亡
思乡
赞美
春天花
译文
因为思考人间世事无尽,多次经过这里都感触颇深。
山色依旧,古老的楼殿已消失不见,只剩下石台和空荡荡的水面云雾缭绕。
只有春天的芳草上挂着露珠,偶尔有残败的花朵在晚风中飘落。
杨柳覆盖的河滩上传来清溪流水声,傍晚时分,沙滩上的鸟儿各自向东西方飞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番凄美的意境,抒发了诗人对过往事物无限感慨的情怀。"因思人事事无穷,几度经过感此中"表达了诗人面对昔日繁华,如今却荒废的景象,不禁陷入深深的思索与感伤之中。接下来的两句"山色不移楼殿尽,石台依旧水云空"则描绘出一幅静谧而又有些凄凉的画面。山色依旧,但昔日的楼阁已经荡然无存,只剩下石台孤独地矗立在水边,周围是悠远的云海。这不仅是对景物的描绘,更是诗人心境的一种写照。"唯馀芳草滴春露,时有残花落晚风"这两句则转向细腻地刻画自然界的细节。春天的花草在微小的露珠中显得尤为鲜活,而那些未及开放或已经凋零的花朵,在晚风中飘落,带有一丝哀艳之感。最后两句"杨柳覆滩清濑响,暮天沙鸟自西东"则是对自然景观的进一步渲染。杨柳树下的溪水潺潺作响,暮色中的沙洲上,鸟儿自由地穿梭于西方与东方之间,这不仅是景物的描写,更蕴含着诗人内心对于自由和超脱世俗羁绊的向往。整首诗通过对废寺景象的细腻刻画,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功力,也流露出一种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情怀。
刘沧
102首
(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生卒年均,比杜牧、许浑年辈略晚,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体貌魁梧,尚气节,善饮酒,好谈古今,令人终日倾听不倦。公元854年(大中八年),与李频同榜登进士第。调华原尉,迁龙门令。沧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为公元854年(宣宗大中八年)进士。据 《唐才子传》,屡举进士不第,得第时已白发苍苍
猜您喜欢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