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
诸
生
杨
子
中
碧
柳
清
霄
怨
暮
春
,
沙
明
水
白
更
伤
神
。
娟
娟
野
月
当
楼
静
,
冉
冉
飞
花
入
座
频
。
海
畔
音
书
常
阻
绝
,
山
城
瘦
马
苦
逡
巡
。
坐
怜
物
色
多
惆
怅
,
欲
觅
芳
洲
綵
句
新
。
写景
秋天的写景
自然的
译文
第一句“碧柳清霄怨暮春”描述的是,在晴朗的夜晚,碧绿的柳树似乎在为晚春的离去而哀怨。
第三句“娟娟野月当楼静”描述的是,安静的楼阁旁,柔和的月光洒落,仿佛给整个世界都披上了一层宁静的面纱。
第五句“海畔音书常阻绝”表达的是,海边的音信常常被阻隔,无法传达,表达了深深的思念和无法相见的无奈。
最后一句“坐怜物色多惆怅,欲觅芳洲綵句新”表达的是,诗人坐在那里,看到周围的景色更加惆怅,想要寻找一片新的芳洲(可能象征着美好的未来或希望),用美丽的词句去描述它。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暮春时节,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交织的复杂心境。首联“碧柳清霄怨暮春,沙明水白更伤神”以“怨”字开篇,赋予柳树以人的情感,表达了对春天即将逝去的哀愁。接着“沙明水白”描绘出一幅清明宁静的画面,但“更伤神”三字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忧郁。颔联“娟娟野月当楼静,冉冉飞花入座频”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花落的频繁,月光皎洁,花影婆娑,营造出一种既美丽又略带凄凉的氛围。诗人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将个人情感融入其中,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其内心的孤独与感慨。颈联“海畔音书常阻绝,山城瘦马苦逡巡”转而描述诗人远离家乡、音信不通的处境,以及在山城中骑马徘徊的无奈与痛苦。这一联不仅展现了诗人生活的艰辛,也暗示了他内心的挣扎与矛盾。尾联“坐怜物色多惆怅,欲觅芳洲綵句新”表达了诗人面对眼前美景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有因自身境遇而产生的惆怅与失落。同时,诗人渴望创作出新的诗句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体现了他对文学艺术的追求和自我慰藉的方式。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内心世界,以及他在自然美中寻求精神寄托的努力。
猜您喜欢
奉和过旧宅应制
隋末唐初·上官仪
石关清晚夏,璇舆御早秋。神麾飏珠雨,仙吹响飞流。沛水祥云泛,宛郊瑞气浮。大风迎汉筑,丛烟入舜球。翠梧临凤邸,滋兰带鹤舟。偃伯歌玄化,扈跸颂王游。遗簪谬昭奖,珥笔荷恩休。
白华园作(其九)
明末清初·屈大均
隔浦如烟雾,那知是月明。凄凉林木外,一叶亦心惊。
杭城风雨中简子昂
宋末元初·戴表元
五月钱塘风雨秋,怀人频倚面山楼。云收树色遥成海,水学江声暗入沟。一斗尽输无事饮,千金不买辟寒裘。自怜寂寞无玄学,车马门前过似流。
苦雨(其二)
明末清初·彭孙贻
泽国三秋候,神州一壑馀。积阴蒸岳渎,流润湿琴书。卧榻朝喧黾,高田夜拾鱼。何时洗兵马,买笠共樵渔。
夜宿水馆
明·戴奎
惊雁相呼秋满江,小轩临水似艂艭。夜阑不寐思兄弟,风叶萧萧正打窗。
自杨梅坞循九溪十八涧至理安寺
清·金志章
青松影里寻山寺,黄叶堆中踏涧泉。行过乱峰溪又转,一声疏磬到门前。
寄灵仲通侄
宋·释如珙
一楼山色好,山是飞来山。座上方外友,身心俱閒閒。秋来几夜梦,踏月到其间。更转语方定,瓦炉香未残。一偈聊相寄,山寮长日关。
发景州
元末明初·刘基
澹澹夕风作,萧萧芦叶鸣。林间众鸟息,河上一舟行。海近云常湿,天虚月更清。神京看渐近,且缓望乡情。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