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雁
字
诗
十
九
首
(
其
十
)
此
字
无
人
识
,
空
劳
历
九
州
。
分
明
扶
日
月
,
因
革
自
春
秋
。
鸩
篆
删
妖
步
,
莺
歌
耻
佞
喉
。
冥
飞
谁
弋
篡
,
不
坠
草
元
楼
。
咏物
抒情
哲理
写鸟
怀古
赞美
地点
秋天
写法
译文
这字无人能识得,空自劳苦奔波于九州之地。
它的含义如同扶持日月,因时而变,自成春秋。
妖异的文字在书写时如鸩鸟疾走,删除邪佞之迹;莺鸟之歌,羞于佞臣之喉。
冥冥之中谁在射箭,但此字却不会坠落,它始终矗立在草元楼之上。
赏析
这首诗是王夫之在明末清初所作的《前雁字诗十九首》中的第十首。诗人以独特的视角观察和评价了一个字,这个字虽然无人能识,却在历史长河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仿佛支撑着天地日月,象征着变革与传承,暗示着历史的更迭与道德的取舍。"分明扶日月"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这个字的力量,如同日月星辰般照耀世间,给予光明。"因革自春秋"则强调了它在历史进程中的革新与沿革作用,暗示着它与时代变迁息息相关。接下来,诗人通过"鸩篆删妖步,莺歌耻佞喉"来进一步揭示这个字的深层含义,可能是指它具有辨别善恶、清除邪恶的能力,甚至不屑于被奸佞之人滥用。最后两句"冥飞谁弋篡,不坠草元楼",寓意深远,似乎在说这个字即使在暗淡不明的境遇下,也不会被篡改或遗忘,始终坚守在某种精神或原则的高台上,如草元楼一般,象征着永恒和不朽。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一个神秘字的描绘,寓言性地探讨了历史、道德和文化传承的主题,展现出王夫之深厚的历史观和人文关怀。
王夫之
1514首
又号夕堂。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猜您喜欢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