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
奴
儿
令
·
和
李
后
主
秋
怨
当
年
谁
送
江
南
怨
,
云
树
悲
秋
。
舴
艋
含
愁
。
月
影
消
沈
玉
一
钩
。
无
数
蜻
蜓
飞
晚
照
,
红
蓼
梢
头
。
款
款
嬉
游
。
水
冷
蘋
花
带
影
流
。
秋日写景
抒情
婉约
思乡秋怨
赏析
这首词以"当年谁送江南怨"开篇,引出对往昔情感的追忆,仿佛是询问那个曾经陪伴在江南的人,如今又在何处寄托哀愁。"云树悲秋"描绘出秋天景色的凄凉,树木在秋风中摇曳,如同人的心境般萧瑟。"舴艋含愁"运用了比喻,将小舟比作愁绪的承载者,暗示主人公内心的沉重。"月影消沈玉一钩"则通过描绘弯月如钩的景象,渲染出一种孤寂而深沉的夜色,进一步强化了秋日的哀愁氛围。接下来的"无数蜻蜓飞晚照"转换了画面,蜻蜓在夕阳下翩翩起舞,与主人公的孤独形成对比,增添了些许生机。然而,这生机并未冲淡愁绪,反而在"红蓼梢头"的背景下显得更加凄美,红蓼的色彩与秋意相映,更显哀愁。"款款嬉游"四个字看似轻松,实则反衬出主人公内心的苦闷,只能独自欣赏这凄美的秋景。最后,"水冷蘋花带影流"以流水和飘零的蘋花作为结句,形象地表达了主人公心如止水,连水中的萍花都带着他的影子,流露出无尽的哀愁和落寞。总的来说,王夫之的这首《丑奴儿令·和李后主秋怨》通过对秋景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沉表达,展现了词人对过去情感的怀念和对现实无奈的感慨,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王夫之
1514首
又号夕堂。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猜您喜欢
窗下绣/一络索·窗下绣
宋·贺铸
初见碧纱窗下绣。寸波频溜。错将黄晕压檀花,翠袖掩、纤纤手。金缕一双红豆。情通色授。不应学舞爱垂杨,甚长为、春风瘦。
点绛唇
宋·苏轼
月转乌啼,画堂宫徵生离恨。美人愁闷。不管罗衣褪。清泪斑斑,挥断柔肠寸。嗔人问。背灯偷揾,拭尽残妆粉。
酒泉子(其一)
唐末宋初·张泌
春雨打窗,惊梦觉来天气晓。画堂深,红燄小,背兰缸。酒香喷鼻懒开缸,惆怅更无人共醉。旧巢中,新燕子,语双双。
如梦令·春景
清·沈榛
袅袅垂杨临水。庭下杏花开未。明月蓦移来,透破玉床鸳被。无寐。无寐。又被鸟声惊起。
生查子(其三)史辅之席上歌者赠云头香乞词
宋·高观国
蓬莱一捻云,彻骨龙涎染。风味韵而芳,笑语柔而婉。花娇绿鬓寒,酒凝清歌怨。翠幄已烟浓,银烛重休剪。
菩萨蛮(其四)回文
宋·张孝祥
白头人笑花间客。客间花笑人头白。年去似流川。川流似去年。老羞何事好。好事何羞老。红袖舞香风。风香舞袖红。
题段氏扇子
元·陈旅
江上《竹枝歌》,为君颦两蛾。秋风团扇底,零落黛痕多。
泊金山寺二首十月将趋行在(其一)
明·王守仁
但过金山便一登,鸣钟出迓每劳僧。云涛石壁深龙窟,风雨楼台迥佛灯。难后诗怀全欲减,酒边孤兴尚堪凭。岩梯未用妨苔滑,曾踏天峰雪栈冰。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