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
秋
(
其
二
)
夕
绮
摇
虹
影
,
疏
云
上
碧
波
。
中
宵
动
雷
雨
,
斜
月
半
星
河
。
世
事
残
书
耐
,
吾
生
睡
眼
过
。
青
枫
无
限
叶
,
珍
重
响
危
柯
。
写景秋日
抒情
秋日物候
读书感悟
译文
晚霞在摇动,映射出如虹的倒影,稀疏的云朵上覆盖着波光粼粼的湖面。
夜晚突发了雷雨,风雨声里可见,夜空中只剩斜月半照着银河。
在繁杂纷乱的世间事务中,有的书籍虽然经历长久依然存在;我却沉醉在眼前景致,无神地生活。
青色的枫叶遍布树下,你我要小心翼翼,踏着它去探望那个危机重重的林间的命运柯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初秋夜晚的宁静与变化。"夕绮摇虹影"写出了夕阳余晖映照下水面彩虹般的斑斓色彩,"疏云上碧波"则展现出天空中稀疏的云朵在碧蓝的湖面上投下的倒影。"中宵动雷雨"暗示了夜半时分可能的风雨交加,与前文的宁静形成对比,"斜月半星河"则描绘出明亮的月亮和点点星光挂在半空的景象。诗人感慨"世事残书耐",意味着尽管世间纷扰如残破的书籍,但时间依旧流转,生活继续。"吾生睡眼过"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感叹,以"睡眼"形容人生的匆忙。最后,"青枫无限叶,珍重响危柯"借青枫树叶在风中的摇曳声,寓意珍惜眼前的一切,尤其是那些在危难时刻依然发出声音的生命力量。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初秋景色的变化,寓言人生百态,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和生命价值的独特感悟。
王夫之
1514首
又号夕堂。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猜您喜欢
秋日集汝申使君喜雨作时潘生对奕久之
明·胡应麟
淅沥寒声绕画墙,高梧飞叶半银床。珠帘乍卷三秋色,玉局徐生五夜凉。南国蕙兰应被野,西郊禾黍渐登场。酣歌不是耽行乐,二顷城头有汶阳。
和程续古秋日见过兼次韵
明·释宗泐
上方高处古禅关,一曲清溪万叠山。松树不嫌僧共老,鞠花应笑客能閒。西风岸口孤帆转,落日林边独鸟还。一自兵馀行乐少,且须今日尽欢颜。
和秋日即事韵二首(其一)
宋·王质
駮駮山苍杂水红,不如冷眼看秋风。北鸿已望江南起,飞过榆林月正中。
初寒偶出
宋·陆游
霜气凋关树,晴光入市楼。闲人无造请,佳日亦遨游。湖白方新出,淮?亦易求。秋来幸无病,作意试新篘。
暮秋六首(其二)
宋·陆游
闲倾清圣浊贤酒,稳泛朝南暮北风。射的山前云几片,一秋不散伴渔翁。
晚步
宋·刘安上
秋半凄然客思清,杖藜何处畅幽情。晚天风雨莓苔活,閒傍栏干取次行。
送益上人
元·陈高
一雨新秋爽,千山细路遥。林泉归此日,天地飒惊飙。访鹤穿松树,观鱼俯石桥。幽栖输尔乐,高隐肯予招。
秋日登楼(其二)
宋·李新
洗遍山光暮雨收,落霞孤鹜点清秋。蜀天地暖知无雁,不怕愁声稳上楼。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