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园
(
其
六
)
连
筒
通
稻
渠
,
分
溉
五
亩
园
。
桑
麻
日
青
青
,
畦
蔬
亦
已
繁
。
晨
兴
荷
锄
出
,
日
入
荷
锄
还
。
所
乐
固
有
在
,
辛
苦
不
足
言
。
邻
翁
笑
相
劳
,
子
乃
不
惮
烦
。
田园
写景
抒情
赞美田园
译文
通过连接竹筒和水渠,使稻田能够灌溉五亩大的菜圃。
桑树和麻长得日益茂盛,菜圃里的蔬菜也已经非常繁茂。
清晨我拿起锄头出门劳作,直到太阳落山才扛着锄头回家。
我所乐于做的事情自然存在,尽管劳作辛苦却也不足挂齿。
邻居的老翁笑着向我打招呼,并慰劳我,我不怕这样的麻烦。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诗人徐瑞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辛勤耕耘的情景。通过“连筒通稻渠,分溉五亩园”,展现了农田灌溉的景象,体现了古代农民利用自然条件进行农业生产的技术与智慧。接着,“桑麻日青青,畦蔬亦已繁”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田园风光,表现了农事活动的成果和丰收的希望。“晨兴荷锄出,日入荷锄还”则生动地刻画了农民早出晚归、辛勤劳作的生活状态,体现了他们对土地的深厚情感和对劳动的执着追求。“所乐固有在,辛苦不足言”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简单而充实生活的满足与喜悦,强调了内心的快乐远超物质的辛劳。最后,“邻翁笑相劳,子乃不惮烦”以邻人之口,侧面反映了农民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对彼此辛勤付出的认可与鼓励,进一步深化了对田园生活美好与价值的赞美。整首诗通过对日常农耕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宋代农民自给自足、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图景,同时也流露出对劳动人民坚韧不拔精神的敬佩之情。
徐瑞
362首
南宋度宗咸淳间应进士举,不第。祖父云岩、叔祖东绿皆善诗,叔父洁山居士,弟可玉、宗玉,从弟楚玉、兰玉皆有文才,次第任散官。所著则《松巢漫稿》,卒年七十一。吴存挽之曰:“善人已矣,空留千百年番水之名;后世知之,当在数十卷松巢之稿!”其见重于当时如此。后许竹南《有怀》诗云:“江北江南老弟昆,三生文会几评论。蚤知倾盖头俱白,悔不连床话共温。洲没草枯芳士歇,巢倾鹤去故枝存。至今惟有湾头月,照我溪南水竹村。”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悯农二首(其二)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