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安
新
安
别
无
奇
,
只
有
千
万
山
。
千
山
万
山
中
,
其
奇
乃
出
焉
。
下
者
为
砚
石
,
与
世
生
云
烟
。
高
者
无
系
累
,
飘
然
出
神
仙
。
忽
生
朱
晦
庵
,
追
千
万
世
前
。
示
千
万
世
后
,
如
日
月
当
天
。
呜
呼
新
安
生
若
人
,
不
知
再
生
若
人
是
何
年
。
写景
咏物
抒情
哲理
写山
怀古
地点
新安
译文
新安并无特殊之处,只有成千上万的山峰。
在这些山峰之中,奇特之处才显现出来。
较低的山石可以制成砚台,与世间的烟云相伴而生。
高耸的山峰则无牵无挂,飘然若仙境,仿佛有神仙居住其中。
忽然在山间出现了朱晦庵这样的名胜古迹,追溯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千万年前。
它向千万年后的人们展示着历史的印记,就像日月一样高悬于天际。
啊!新安这个地方孕育了这样的人才,但不知道何时才能再次出现这样的人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新安山的壮丽景色,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与生命无常的感慨。开篇即以“新安别无奇,只有千万山”开始,意在强调新安地区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那连绵不绝的高山。在这千山万山中,“其奇乃出焉”,表明诗人对这些山峰的独特美景给予高度评价。接着,“下者为砚石,与世生云烟”一句,描写了山中的岩石如同古时文人们用来磨墨的砚台,岁月流转中与世间的云烟共存,体现出一种自然与人文交融的意境。“高者无系累,飘然出神仙”则是对山之高峻、超脱尘世的描绘,这些高峰如同没有任何束缚,自由自在,仿佛能让人通向神仙的境界。诗人随后提及“忽生朱晦庵”,这里的朱晦庵可能是指某一特定的山洞或寺庙,它突兀出现,宛如追溯千万世之前的景象。紧接着,“追千万世前,示千万世后”表达了诗人希望这份美景能够跨越时间的界限,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都能让人们铭记。最后一句“如日月当天”,将新安山之美比喻为与太阳和明月齐辉共照的壮观,强调了其不可替代的地位。结尾处,“呜呼新安生若人,不知再生若人是何年”则流露出诗人的感慨,似乎在问自己或他人,能否再次遇见这样的人或者这样的美景,以及那将是哪个年代的事情。这不仅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更蕴含着对生命无常和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
猜您喜欢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