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
胡
制
机
康
侯
鹭
点
青
松
白
,
莺
穿
绿
柳
黄
。
儿
时
工
对
偶
,
老
去
更
文
章
。
诛
意
平
生
学
,
爰
咨
去
路
忙
。
酒
边
招
隐
操
,
我
更
忆
山
堂
。
写景
咏物
抒情
怀古
季节
春
动物
鸟
亲情
具体分析如下:
译文
白鹭点染在青松之间,显得格外洁白;黄莺儿穿梭于绿柳之间,显得分外活泼。
儿时便擅长对仗工整的诗词,到了老年更擅长写文章。
平生钻研学问以除去浮躁之意,当前却因为未来去路忙碌而深思。
在酒边弹奏着招隐曲,我更加怀念山堂的时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生活态度。开篇“鹭点青松白,莺穿绿柳黄”两句,以生动的画面捕捉到了鸟儿在松树和柳条间穿梭的情景,色彩鲜明,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细腻观察。“儿时工对偶,老去更文章”表达了诗人从小就擅长文学,对偶句有独到的造诣,随着年龄增长,这种才华更加丰富和成熟。这两句也隐含着诗人对个人文艺生涯的自信和满足。“诛意平生学,爰咨去路忙”则透露出一种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情怀。诗人似乎在说,他的一生都在追求知识和智慧,但到了老年,却更多地思考如何选择正确的生活道路,这种忙碌不再是世俗的忙碌,而是精神层面的探索。“酒边招隐操,我更忆山堂”则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即使在饮酒作乐的时候,诗人的心中也会想起那宁静的山中草堂,这种生活状态是他内心深处的向往和追求。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对个人文学才华的自信表达,以及对精神世界探索的深沉思考,展现了一个文人在世俗与超脱之间寻找平衡的内心世界。
猜您喜欢
六言
宋·陈起
破窗有子书鸦,杜门无客尝茶。春事应怜幽独,隔墙飞过杨花。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南园杂感与余淡心林衡者同赋
清·蒋玉章
故国芳园在,垂杨落日边。不知金谷变,还聚竹林贤。向秀闻孤管,嵇康废五弦。伤心歌舞散,花鸟若为怜。
答报资旷老人见寄来韵(其三)
明·成鹫
境静人閒性所宜,住来遑问此何时。江山烟雨归名邈,今古晴阴互转移。兔径拓开迟客至,象王行处少人知。无情也解通消息,荔子先红向北枝。
翠玉楼和胡端逸韵
宋·文天祥
客影鱼千里,年华柳十围。白云栖石密,黄鹄出烟微。江海秋风老,湖山晚日晖。郁孤台上望,野阔犊初肥。
题二树山人画双角石
清·王衍梅
横峰侧岭巧相兼,唤取鸦叉展画帘。南渡关山惭一角,北台风雪看双尖。梁家婢可明珠换,讲舍儿须锦髻添。诗老凋零余墨在,梅花僧印尚红钤。
中酒闭门一月偶出晚步戏成小句
明·孙一元
燕麦花开春亦移,道人扶杖下山时。独醒免使渔翁笑,捲叶分泉当酒卮。
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裴回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其一)
唐·李商隐
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