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
东
陪
元
相
公
游
云
门
寺
松
下
山
前
一
径
通
,
烛
迎
千
骑
满
山
红
。
溪
云
乍
敛
幽
岩
雨
,
晓
气
初
高
大
旆
风
。
小
槛
宴
花
容
客
醉
,
上
方
看
竹
与
僧
同
。
归
来
吹
尽
严
城
角
,
路
转
横
塘
乱
水
东
。
写景
地点
山水
秋天
写水
情感
宴游
赞美
译文
松树下有一条小路通向远方,烛光照亮了成群结队的马匹,整个山头都被映照得通红。
溪边的云突然散开,幽深的岩石上出现雨后的景象,清晨的气息中带着新的生机,大旗在风中飘扬。
在小亭里宴饮,花容映照着客人的醉态;在上方看竹林,与僧人共享同一片景色。
归途中,吹过严城的号角声已经消散,沿着曲折的路转到横塘,穿过纷乱的水流东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风光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与朋友游览云门寺时的愉悦心情和深邃意境。"松下山前一径通,烛迎千骑满山红。" 开篇便以宏伟的画面呈现,松树下的道路通达,仿佛古老而又神秘。烛光在山间穿梭,像是有无数骑士在山中欢聚,其景象之壮观令人遐想。"溪云乍敛幽岩雨,晓气初高大旆风。" 诗人细致地捕捉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溪流间的云雾时隐时现,如同山中的幽深洞穴中即将倾盆而下的雨水;清晨的气息开始上升,大旗在高处飘扬,迎接着初上的和风。"小槛宴花容客醉,上方看竹与僧同。"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山中享受美景的情趣。小桥旁边的宴席上,宾客尽情享乐,沉浸于春天的花海之中而不自知;抬头望去,是高处的竹林和僧侣共赏,这种超然物外的境界令人向往。"归来吹尽严城角,路转横塘乱水东。" 诗人游毕返回时,轻轻地吹奏着笛子,将城角上的尘埃都吹散了。在归途中,道路曲折,穿过横跨的河塘,那些曾经平静的水面如今变得波涛汹涌,一路向东。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事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山水之美的深切感悟,以及与友人共同享受大自然馈赠的美好时光。
赵嘏
265首
赵嘏,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年、853年)卒于任上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