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
行
杂
诗
三
首
(
其
三
)
铁
瓮
城
边
雨
似
丝
,
泊
船
又
是
掌
灯
时
。
豆
棚
一
缕
青
烟
曲
,
傍
水
人
家
正
晚
炊
。
写景
地点
抒情
场景
晚秋水边写景
城市夜景
怀乡抒情
傍晚生活场景
译文
第一句“铁瓮城边雨似丝,泊船又是掌灯时。”可以翻译为:在铁瓮城边,细雨如丝,船只停泊在这里,又到了掌灯时分。
第二句“豆棚一缕青烟曲,傍水人家正晚炊。”可以翻译为:豆田边的草棚里升起一缕青烟,傍水而居的人家正在准备晚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傍晚的宁静画面。"铁瓮城边雨似丝",开篇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雨丝轻柔地洒落在古城墙上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悠远的氛围。"泊船又是掌灯时",诗人将视线转向自己停泊的船只,此时天色已晚,灯火渐起,生活气息逐渐浓厚。"豆棚一缕青烟曲",通过一缕袅袅升起的青烟,不仅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简朴与和谐,也暗示了烟火人间的温暖与安宁。最后"傍水人家正晚炊",直接点明了画面的核心——水边人家正在准备晚餐,生活节奏平和而有序。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江南水乡傍晚的独特风情,以及人们平静祥和的生活状态,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一幅生动的田园画卷。
猜您喜欢
游清源洞
宋·释圆悟
清旦寻幽洞,攀跻有同游。雾雨藏诸峰,万窍响飕飕。树杪飞磴悬,岩外见客舟。藓藤垂翠琰,风叶随清流。百丈崖班驳,千尺木耸修。乌啼旸谷晓,云淡海城秋。莓苔蚀丹灶,山房花竹幽。疏.....
忆秦人洞
宋·张翠屏
溪上桃花无数开,花间秋水绿于苔。不因渔父寻源入,争识仙家避世来。翠雨连云流玉洞,丹霞护日抱瑶台。幔亭亦有红桥约,问我京华几日回。
开元寺
金·赵秉文
岁久开元寺,槐花落石龙。僧瓶深碧甃,蜗壁篆金容。窗影年年塔,禽栖夜夜钟。平生睡秋雨,竹阁味偏浓。
解苍然亭
宋·张埴
苍然亭下棹歌声,十里重湖第一程。岂要老来游汗漫,试扶孙去看升平。晴空云退青山朗,晚渚风生白鸟轻。历□旧游班目睫,日呼颖辈识经行。
玉漏迟·记红桥故人春游
明·林鸿
惊鸦翻暗叶,桐花坠露,曲房新晓。蜡炬香笼准备,惜花起早。翠沼凝脂冰活,呵素手、衬妆初了。香径小。水溶溶,波暖正宜临眺。谁信造物无私,偏付与容华,称颦宜笑。更放花朝,日日霁.....
枫桥酬张季思
宋·释居简
欲唤扁舟一访寻,开窗同揖小猊岑。风晴堕叶声应燥,目远孤鸿影易沉。餐为菊英聊缓带,醉因雪萼小低簪。隔溪半夜疏钟到,定有清新入短吟。
寄题隐泉新院
明·成鹫
相闻结社锦江涯,七字长成自建牙。款段远绳新息武,芭经重起隐泉家。敲推静倚三珠树,鼓吹遥闻两部蛙。稍待瘦权筋力健,与君吟到日西斜。
与太常典簿顾谨中题画二首(其二)
明·董纪
滕王高阁倚江浔,画栋珠帘岁月深。南浦西山晴复雨,后人朝暮几登临。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