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学
士
山
居
六
景
(
其
三
)
沧
江
烟
雨
忆
昔
沧
江
上
,
烟
雨
时
冥
冥
。
遥
隐
江
波
白
,
复
含
江
树
青
。
凫
鹥
近
屡
见
,
渔
歌
清
可
听
。
何
必
抚
图
画
,
然
后
怡
性
灵
。
写景
写水
怀古
抒情
四季-夏季
动物-鸟
赞颂
场景
山水
译文
回忆起以前在沧江上,烟雨蒙蒙,雾气缭绕。
遥远的江面上波光粼粼,白色的浪花翻滚,而江岸边的树木则显得青翠欲滴。
常常能看见水鸟在江面上飞翔,听到渔夫唱着清澈悠扬的歌声。
无需触摸画中的景色,也能让人心生愉悦,愉悦人的性情。
赏析
此诗描绘了诗人对往昔在沧江边所见之景的回忆,以“沧江烟雨”为主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心灵之静。首句“忆昔沧江上,烟雨时冥冥”,开篇即营造出一幅烟雨蒙蒙、江面迷离的画面,引人入胜。接着,“遥隐江波白,复含江树青”,远眺之处,江水与天空交界处一片雪白,而江畔的树木则在烟雨中呈现出一抹青翠,色彩对比鲜明,生动地勾勒出自然界的和谐与美丽。“凫鹥近屡见,渔歌清可听”,转而聚焦于江边的生灵与人类活动,白鹭等水鸟近在眼前,渔歌唱和在耳边,生活气息浓厚,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和情感的丰富性。最后,“何必抚图画,然后怡性灵”,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认为无需通过画作来欣赏美,心灵的愉悦与满足便源自于对自然的直接体验,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沧江烟雨景象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宁静,更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对心灵自由的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与人文关系的独特思考。
杨士奇
2068首
明代大臣、学者,名寓,以字行,谥文贞,汉族。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猜您喜欢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