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湿
悼亡
抒情
亲情
写鸟
啼乌

译文

在遥远的路上,一个孤儿望着天上的白云,心中充满着孤独和无助。他穿着麻布衣服,因为哭泣而湿透了,满身都是血和泪。
回家后,他内心深处的悲痛如同天地之间的巨大裂痕,难以愈合。更何况,那悲痛的啼哭声如同乌鸦的鸣叫,让人不忍心听闻。

赏析

这首挽诗以悲凉的笔触描绘了一位母亲对远方孤儿的深切思念。"远道孤儿望白云",孤儿远在他乡,只能仰望白云寄托思念之情,表达了孤儿与母亲相隔千里的无奈与孤独。"麻衣血泪湿纷纷",通过孤儿的外貌描写,形象地展现了他内心的痛苦和哀伤,泪水与血水交织,渲染出一种凄惨的氛围。"归来自有终天恸",即使孤儿能够回到母亲身边,那无尽的悲伤也将伴随一生,强调了母子分离之痛的深重。最后"况复啼乌不忍闻",连啼叫的乌鸦都因不忍心听闻这母子间的哀愁而沉默,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人与自然的情感联系起来,使得整首诗的情感表达更加丰富和深刻。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母子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分离带来的巨大痛苦,感人至深。

杨士奇

2068首
明代大臣、学者,名寓,以字行,谥文贞,汉族。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猜您喜欢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广落花诗三十首(其十三)
明末清初·王夫之
乾净青莎一片阴,君无去此豢饥禽。人生自古皆惶恐,天下如今半绿林。曀日终风舟汎汎,水深河大雨淫淫。旧家枝叶同乡土,好听黄鹂作羽吟。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折槛行
唐·杜甫
呜呼房魏不复见,秦王学士时难羡。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电。千载少似朱云人,至今折槛空嶙峋。娄公不语宋公语,尚忆先皇容直臣。
行路难
清·冯班
自许直如绳,看君白如雪。一朝更变不似先,雾里看花云里月。梦中不悟君心异,言笑依依尚相悦。五更欲曙百鸟啼,玄鬓生丝泪成血。念君旧恩君岂知,万物荣衰各有时。君不见黄蜂阶下收残.....
寿藏为顾静趣赋
明·史谨
预寻一穴近西州,松梓苍苍接素秋。举世有谁曾不死,此身于我复何忧。穿林每设生前祭,与客当从醉里游。多少学仙头白士,至今无处觅瀛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