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

(

)

思乡
抒情
写景
情感
怀旧
节气
冬天
离别
独坐
怀念友情

译文

1、乡国云山之外地,年老之后常常梦回。
2、因为长久没有酒喝,整日孤寂独处;夜晚唯有炉火的香气相伴。
3、对于所得的俸禄,我确实心感惭愧;回忆同僚好友时,常会想起您。
4、由于双耳听闻受阻(或许因为长期深居等原因),现在的许多时事都不能够听闻了解了。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杨士奇所作的《寒夕独坐乡思浩然有怀何文渊(其一)》。诗中描绘了诗人寒夜独坐的情景,表达了对远方家乡和友人的深深思念。首句“乡国云山外”,点明了诗人身处异乡,与家乡相隔千山万水,只能在梦中回到那片熟悉的土地。接着,“衰年入梦勤”一句,既写出了诗人年岁已高,又暗示了他因思念家乡而频繁入梦的情状。“经旬断杯酌,独夜对炉薰。”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寒冷夜晚的孤独生活。连续十天没有饮酒,独自一人对着炉火,烟熏缭绕,更添了几分寂寥之感。“窃禄真惭我,论心每忆君。”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虽享受着官禄,却深感惭愧,因为他心中时刻挂念着远方的朋友何文渊。这不仅体现了诗人高尚的品德,也流露出他对友情的珍视。最后,“许丞浑重听,时事不能闻。”诗人提到自己虽然能听到许丞浑的声音,但外界的时事却无法得知。这句话既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心,也反映了他身处偏远之地,信息闭塞的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寒夜独坐的场景,深刻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己处境的感慨,展现了明代文人特有的情怀与风骨。

杨士奇

2068首
明代大臣、学者,名寓,以字行,谥文贞,汉族。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猜您喜欢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中秋
清·吴山
最爱寒光好处圆,今宵何事转凄然。两宫昔日繁华地,百代清秋水月天。凫雁不关离黍恨,湖山宁受后人怜。聊乘一叶中流放,风露依稀咽管弦。
德州舟中遇李户部两山北上别后却寄二首(其二)
明·于慎行
君登兰省去,予汎镜湖归。两桨还相背,双星竟不违。心期鸥作侣,生事薜为衣。只有空山梦,愁时少雁飞。
河传
清·杨继端
雨过。林霁。嫩凉初到,新秋天气。穿针恰上曝衣楼。同倚。晚霞如织绮。七襄轧轧何时歇。经年别。人世休嫌拙。渡银河,灵鹊多。蹉跎。海枯情不磨。
至日用张伯举韵
宋末元初·仇远
博士无毡卧冷斋,有朋喜自远方来。腊前一信春先到,陇首数枝梅已开。少忍年荒须辟谷,尚迟酒禁且衔杯。山中茅屋不归去,空想秋风暗绿苔。
车过武胜关雪中购得兰数本
清末近现代初·陈曾寿
车行楚豫交,蜿蜒入山腹。矫首望雄关,势绝天地蹙。一脊界江河,向背异寒燠。雪峰袭云衣,漠漠烟生玉。涛凝叠嶂松,翠压一涧竹。峥嵘幻冰花,僵踣慨众木。野人市修兰,仓卒得一束。坚.....
临江仙·除夕狱中寄忆
明末清初·龚鼎孳
不记今为何夕,隔墙钟鼓催春。逞风花草太无因。笼香深病色,罢酒得愁身。料是红闺初掩,清眸不耐罗巾。长斋甘伴鹔鹴贫,忍将双鬓事,轻报可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