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景抒情
春的咏别
情感中的闺怨

译文

送走了春天又增添了烦恼。这种闲暇的郁闷何时能完结?试试看那落花还有多少?
(却)见台阶前的草已被雨水点破。树上,流莺悄然无声地鸣叫着。那鸣声打破了罗帐中的美梦。
就这样看着镜中的人日渐衰老。都是因为春天来得太早了。

赏析

这首《虞美人·送春和韵》由清代诗人沈御月所作,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送别春天时的愁绪与感慨。首句“送春春去添烦恼”,开篇即道出对春天离去的无奈与哀愁,春天的离去不仅意味着自然界的更替,也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引发了内心的忧虑与烦恼。接着,“闲闷何时得了”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空虚与迷茫,似乎无论何时何地,这种闲愁都无法得到解脱,引人深思。“试看落红多少,点破阶前草。”这两句通过观察落花满地的情景,形象地展现了春天即将消逝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短暂与无常。落花虽美,却终将化作阶前的泥土,这一过程既是自然规律的体现,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流莺树上啼声悄,惊破罗帏梦杳。”这两句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凄凉的画面。流莺在树梢上低语,它们的啼鸣打破了宁静,仿佛是春天最后的回响,也唤醒了诗人沉睡的梦境。这里的“罗帏梦杳”既指现实与梦境的界限被打破,也暗含了对美好时光逝去的惋惜之情。“断送镜中人老,都为春归早。”结尾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青春易逝、岁月无情的感慨。镜中人老,意味着青春不再,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春天来得太早,去得太快。这两句不仅深化了主题,还蕴含了对生命短暂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时光匆匆的无奈与哀叹。整首词以细腻的情感、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离去的复杂情绪,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充满了人生的哲理与美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