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
抒情
劝诫
惜时
写心境

赏析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生动的比喻,探讨了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性和自我修养的重要性。开篇“一念依违百念生,谁能转处不留情”两句,揭示了人类思想活动的微妙与复杂,一个念头的摇摆不定,往往引发出更多的思绪,而这些思绪又难以完全控制,如同情感的涟漪般自然流淌。“须知事梦心非梦,若待因成果已成”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现实与梦境、因果与结果之间的关系。它告诉我们,尽管我们可能在梦中体验各种情境,但现实生活中的行动和选择才是决定最终结果的关键。这不仅仅是对因果律的朴素理解,更是对个人行为与命运之间深刻联系的思考。“明镜当台毫发现,空华翳目鬼神惊”则运用了形象的比喻,将人的心灵比作明镜,通过镜子可以清晰地反映出事物的真实面貌。同时,也暗示了心灵的纯净与清明对于认知世界的重要性。另一方面,“空华”和“鬼神惊”则强调了心灵的纯净能够超越世俗的束缚,甚至令超自然的力量为之震撼。最后,“劝君慎勿随生灭,覆水难收后日名”是对读者的直接告诫,鼓励人们在面对生活中的起起伏伏时,保持内心的稳定和清醒,避免被情绪或外界环境所左右。覆水难收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错过的机会无法挽回的道理,提醒人们珍惜当下,谨慎行事。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内心世界的深入剖析,引导人们反思自我,追求心灵的纯净与智慧,体现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关于修身养性、顺应自然、把握因果的思想精髓。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悯农二首(其二)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自勉
宋·陆游
曩岁读隐书,妄意慕陶葛。芝房及乳石,日夜躬采掇。飞举固未能,死籍或可脱。那知事大谬,发齿将秃豁。神仙岂弃汝,正坐自迂阔。馀年尚努力,勿待烛见跋。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怀刘京叔
元·曹之谦
奕世金兰契,于今只有君。英才殊落落,馀子漫纷纷。一别几春草,相思空暮云。何时展良觌,把酒共论文。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折槛行
唐·杜甫
呜呼房魏不复见,秦王学士时难羡。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电。千载少似朱云人,至今折槛空嶙峋。娄公不语宋公语,尚忆先皇容直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