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歌
浩
荡
乾
坤
平
布
泽
,
霏
微
物
象
自
婆
娑
。
芦
边
立
鹤
朝
曦
乱
,
树
里
藏
鸦
夜
色
多
。
入
地
定
能
销
碧
血
,
弥
天
已
见
倒
银
河
。
南
洲
到
海
犹
炎
热
,
坐
对
泠
然
发
浩
歌
。
写景
自然
动物
抒情
夏景
坐对之歌
译文
译文:广阔的天地间布满了恩泽,微妙的自然景象在自由自在地摇摆。
译文:在芦苇旁,白鹤在朝阳中展翅飞翔,树林里,乌鸦在夜色中藏身。
译文:深入地下一定能够消散碧色的鲜血,弥漫天空的景象已经如同倒挂的银河。
译文:在南方的洲岛直到海边仍然是炎热的天气,我静静地坐在那里,感到清爽而发出宏大的歌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宏大的自然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天地间的壮丽与和谐。首句“浩荡乾坤平布泽”开篇即展现出广阔无垠的宇宙景象,仿佛天地间的一切都被均匀地覆盖着滋润的雨露,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接下来,“霏微物象自婆娑”则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界中万物在轻柔雨雾中的动态美,它们或摇曳生姿,或静默无声,各自展现着独特的生命状态。“芦边立鹤朝曦乱,树里藏鸦夜色多”两句,通过对比朝夕交替的场景,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变化。清晨时分,白鹤立于芦苇边,与晨光交织出一幅宁静而祥和的画面;夜晚降临,乌鸦隐匿于密林深处,夜色更加深沉,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幽静的氛围。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时间的流转,也暗示了自然界中生命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入地定能销碧血,弥天已见倒银河”则是对自然力量的赞美。前一句“入地定能销碧血”,可能暗喻自然的力量能够净化一切,无论是鲜血还是污秽,都能被大地所吸收,恢复纯净。后一句“弥天已见倒银河”,则直接描绘了自然界的壮观景象,仿佛银河倾泻而下,充满了震撼力和神秘感,象征着自然界的无穷魅力和力量。最后,“南洲到海犹炎热,坐对泠然发浩歌”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界的广阔与壮丽,内心激发出的感慨与赞美。即使在最炎热的南洲,面对大海,也能感受到内心的平静与清凉,诗人借此抒发了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敬仰和热爱,以及在自然面前人类情感的渺小与宏大之间的和谐统一。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刻感悟和赞美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时间和力量的哲学思考,是一首富有深意和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猜您喜欢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上巳日作
清·爱新觉罗·弘历
良辰南苑畅登临,婉娩青春即渐深。蛾月一痕刚挂汉,莺时几树欲笼阴。悦怀诗境无边富,蓄眼韶光底用寻。猎罢佽飞陈马技,聊徵故事射华林。
六言
宋·陈起
破窗有子书鸦,杜门无客尝茶。春事应怜幽独,隔墙飞过杨花。
如梦令·春景
清·沈榛
袅袅垂杨临水。庭下杏花开未。明月蓦移来,透破玉床鸳被。无寐。无寐。又被鸟声惊起。
怀净土诗(其七)
元末明初·梵琦
莲宫只在舍西头,易往无人著意修。三圣共成悲愿海,一身孤倚夕阳楼。秋阶易落梧桐叶,夜壑难藏舴艋舟。幸有玉池凫雁在,相呼相唤去来休。
西畴诗老贻白鱼一双七叠手字韵谢之
清·吴之振
黄犊长子孙,放浪溪山久。江南千石鱼,利较力田厚。蓑笠乞网师,笭箵结溪友。相逢菰芦间,不复问谁某。女阳西郭西,古城上培塿。一卷冰雪诗,得自钱手。未许掩瑕瑜,底用饰疵垢。贻.....
力穑吟
宋·邵雍
春时耕种,夏时耘耨。秋时收治,冬时用受。雨露不愆,既苗既秀。水旱为灾,尚罹其咎。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