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室
闲
来
惟
一
室
,
称
我
懒
相
留
。
花
气
虫
丝
引
,
晴
光
鸟
背
浮
。
好
诗
吟
不
厌
,
贱
药
价
难
求
。
颇
得
时
拈
笔
,
春
风
藤
案
头
。
抒情
写景
写物
春天
读书
惜时
译文
译文:闲暇时独自留在一间屋子里,真是符合我懒散的性格。
译文:花的香气被细如丝线的虫所吸引,晴日的光线仿佛在鸟的背脊上浮动。
译文:好的诗篇诵读起来永不会感到厌倦,但是便宜的药品却难以寻求到。
译文:我时常在适当的时候拿起笔来写作,春风般的灵感就在我的藤案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独居一室的生活场景,充满了宁静与自适的氛围。首句“闲来惟一室”,开门见山地表达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在闲暇之时,他选择独处一室,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接下来的“称我懒相留”,则以一种轻松幽默的方式,暗示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满足和享受,仿佛是在说,这样的生活正合他的心意,无需外界的打扰。“花气虫丝引,晴光鸟背浮”两句,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花香吸引着细小的虫丝,晴朗的阳光在鸟儿的背上轻轻浮动,这些细节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和谐,也映射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喜爱和感悟。通过这些意象,诗人将自己与自然融为一体,享受着这份静谧与美好。“好诗吟不厌,贱药价难求”两句,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精神世界。对于他来说,创作好诗是无尽的乐趣,无论多少次吟诵都不觉得厌倦;而那些珍贵的草药,即使价格高昂也难以寻得,这或许象征着他对艺术与知识的追求,以及对生活中稀有美好事物的渴望。最后,“颇得时拈笔,春风藤案头”两句,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在日常生活中随时捕捉灵感,无论是春日的微风还是案头的藤木,都是他创作的源泉。这种随性而为的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艺术的执着追求。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和与自然和谐的美好愿景。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山居即事
明·刘宗周
病躯三月裌衣寒,高卧袁安带雪看。春到落花风细细,晓披仙药露漫漫。穷探幽胜凭藜杖,自数行藏付鹖冠。吾道只今输陋巷,息肩应指白云端。
南阳春日十首(其一)
宋·陈舜俞
城头古木未知春,官柳柔条日日新。门巷旋开沽酒市,郊原便有踏青人。风烟乍入禽初好,网罟犹多雉肯驯。拟为芳时对樽斝,愧无心事乐天均。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