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姿
励志
惜时
咏物
山水
哲理性怀古

译文

日子不停歇地流转,生命在时光的流转中逐渐消逝。
唯有书信中的文字言不尽意,思念如太阳般无时无刻不在。
人生短暂,我们能够保持良好姿态的时间又有多少呢?
只有那些永不消逝的话语,才会留给后代作为我们的知识和故事。
那些远古的贤士如桢伯,他们的行为成为了时代的光辉典范。
他们家传后人的品行也高雅正直,因为他们能够弘扬先祖的精神。
他们所具备的品性像灵动的菉草、美玉般发光发亮,兰草和茝草般的芬芳四处传播。
即使时代变迁,王者的风范也许凋零,但观察深思却能从中找到智慧的导师。
像江河一般辉煌的文采,像明星般明亮地照耀着,这样的文化传统并未丧失。
这样的文化传承和智慧,将会延续千年而不衰。

赏析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何吾驺所作,名为《赠欧子建三首(其一)》。诗中充满了对时间流逝、人生短暂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知识与美德传承的重视。首句“行行日已迈,大运去者衰”描绘了时光的流逝,暗示着岁月不待人的道理。接着,“唯书不尽言,唯日不尽思”强调了思考的重要性,书籍虽能表达许多思想,但人的心思却无法完全通过文字来传达。这反映了诗人对于精神追求和内心世界的深刻理解。“俯仰一世间,能为几时姿”则进一步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人们在世间短暂的时间里,能够展现出怎样的风采或成就,值得深思。而“独有不朽言,留为后代知”则提出了一个积极的视角,即通过智慧和道德的传承,可以超越个体生命的局限,影响和启迪后世。接下来,诗人提到了先贤区桢伯和同时代的景光仪,以及后来的欧子建,他们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贡献,使家族声望得以发扬光大,体现了大雅之风。通过“菉玉发灵辉,兰茝纷四驰”这一形象的比喻,赞美了他们的才华和品德如同珍贵的绿玉和兰花,散发出耀眼的光芒,四处飘散。“王风何凋零,冥观得其师”则可能是在感叹当时社会风气的衰败,并表达了通过深入观察和学习,找到精神导师的愿望。最后,“灿灿江河行,朗朗明星垂”描绘了光明与希望的形象,寓意着尽管面临困难,但真理和美德的光辉依然照耀着前行的道路。“斯文道未丧,千秋以有期”则表达了对文化传承和道德坚守的信心,相信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流传下去。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时间流逝的深刻反思,也蕴含了对知识、美德传承的重视和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态度。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悯农二首(其二)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自勉
宋·陆游
曩岁读隐书,妄意慕陶葛。芝房及乳石,日夜躬采掇。飞举固未能,死籍或可脱。那知事大谬,发齿将秃豁。神仙岂弃汝,正坐自迂阔。馀年尚努力,勿待烛见跋。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