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
节日
山水
秋节
菊花
抒情
佳节
九华山
秋景
散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在驼山举办宴会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季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活动的和谐交融。首句“驼峰平似掌”以比喻手法,将驼山的山峰比作平坦的手掌,形象地描绘出山势的平缓与开阔。接着,“重九屡开筵”点明了时间是农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人们在此佳节频繁设宴聚会,体现了节日的热闹与欢庆气氛。“为念游人满,何妨选胜偏”两句表达了对游人的关怀与款待之意,即使宴席选择在风景优美的地方,也无需担心会过于偏僻,显示出主人的热情好客和对环境的精心安排。“菊因霜早白,天为雁多烟”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特色。菊花在霜降之后早早地绽放,呈现出洁白的颜色;天空中大雁南飞,留下缕缕烟云,营造出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最后,“散步溪山得,毋须戏马前”鼓励人们在享受宴会的同时,不妨走出宴席,漫步于溪边山间,欣赏自然之美,不必拘泥于传统的马前礼节,体现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重阳节在驼山举办的宴会盛况,还融入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展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

猜您喜欢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西雨轩
明·袁华
拄笏朝看爽气生,捲帘晚见湿云横。漏天未补娲皇石,噀酒俄倾蜀客觥。阊阖风来先拂奥,桑榆日薄又开晴。载歌暮捲西山雨,始信王郎负盛名。
晚秋野望
唐·刘沧
秋尽郊原情自哀,菊花寂寞晚仍开。高风疏叶带霜落,一雁寒声背水来。荒垒几年经战后,故山终日望书回。归途休问从前事,独唱劳歌醉数杯。
秋日圆明园即景
清·爱新觉罗·弘历
红叶千林似锦张,秋容端不让春光。南轩日暖帘初捲,曲沼波寒鱼半藏。战雨晚桐漏疏影,冒霜早菊先重阳。平添诗客三分兴,熟境应忘若个忘。
十六夜月
宋·刘黻
何处吹来笛一声,长空如水浸江城。中秋有月云偏妒,底事今宵放得明。
九日同诸公殊俗之作
唐·马云奇
一人歌唱数人啼,拭泪相看意转迷。不见书传青海北,只知魂断陇山西。登高乍似云霄近,寓目仍惊草树低。菊酒何须频劝酌,自然心醉已如泥。
湖寺拥碧轩
元·张雨
喧寂一尘隔,湖滨出宝坊。荷阴分补衲,水气杂烧香。书勘乌皮几,茵敷白?床。从来已公屋,诗客许徜徉。
闻吕敬夫移居五首(其五)
元末明初·郭翼
雨映清秋解郁陶,无端舒啸倚东皋。终怀楚国屠羊肆,已愧江州食犬牢。五夜新凉吹枕几,十年旧梦落波涛。老来亦慕归耕好,田屋芃芃黍豆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