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寿

殿
寿
送别
祝福
抒情
写人
节日
情感
母爱
赞美

译文

第一句:当雨水刚过天晴的时候,朝廷的诏书也及时送到了。乡里的人们和长者们为你的归来感到高兴。
第二句:你离开十年后终于回来了,在祥和的宫殿中参加朝廷的宴会,与众位朝臣相见。
第三句:太阳明亮地照耀,云彩有灵性(形成好的形态),需紧紧地与国家安定、战争胜利的计划相契合。
第四句:上天赋予你慈母般的寿命,让你拥有无尽的寿命,看你如今头戴黄发(指年老),腰间佩着金印(象征地位高贵)。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张孝祥所作,名为《踏莎行·其七·寿黄坚叟并以送行》。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词运用了鲜明的意象和深长的情感,表达了对友人寿诞的祝贺以及送别时的不舍。“时雨初晴,诏书随至。”两句开篇便描绘出一个喜讯频传的氛围,时逢细雨初歇,天气转晴,而诏书(即皇帝的命令或通知)也随之而来,显示着朝廷对某一事件的关注和及时的反应。“邦人父老为君喜。”这里的“邦人父老”指的是国家中的长者,他们为君王的喜讯而感到高兴,这强调了国泰民安的情景。“十年江海始归来,祥曦殿里搀班对。”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友人在外漂泊多年,如今终于回到故土,在温暖的阳光下与同僚携手而立,这景象充满了温馨和祥瑞之感。“日月开明,风云感会。”这里强调了自然界的清晰无比,以及天气变化所带来的喜悦心情。诗人通过对日月光辉和风云变幻的描写,表达了一种顺应自然、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切须稳上平戎计。”这句则转向了对国家大事的关注,提醒君王必须慎重处理国防军事之事,以确保国家的安全和平稳。最后两句,“天教慈母寿无穷,看君黄发腰金贵。”诗人以“天教”(即自然法则)比喻,对友人的长寿表示祝愿,同时通过对友人外貌的细腻描写——“黄发腰金贵”,表现了对友人尊贵身份和高龄的敬仰。总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时事、自然和个人情感的多层次描绘,展现了一种祥瑞喜庆的情境,同时也融入了对国家安危的深刻关怀。

张孝祥

639首
张孝祥(1132年—1170年),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汉族,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1][2],卜居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为唐代诗人张籍之七世孙;父张祁,任直秘阁、淮南转运判官。张孝祥生于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少年时阖家迁居芜湖(今安徽省芜湖市)。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张孝祥状元及第,授承事郎,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由于上书为岳飞辩冤,为权相秦桧所忌,诬陷其父张祁有反谋,并将其父下狱。次年,秦桧死,授秘书省正字。历任秘书郎,著作郎,集英殿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宋孝宗时,任中书舍人直学士院。隆兴元年(1163年),张浚出兵北伐,被任为建康留守。又为荆南湖北路安抚使,此外还出任过抚州,平江,静江,潭州等地的地方长官,颇有政绩。乾道五年(1169年),以显谟阁直学士致仕。乾道六年(1170年)于芜湖病死,葬南京江浦老山,年仅三十八岁。汉族,生于明州鄞县。宋朝词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词》1卷。其才思敏捷,词豪放爽朗,风格与苏轼相近,孝祥“尝慕东坡,每作为诗文,必问门人曰:‘比东坡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