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地点
写山
抒情
写风
秋天
云雾
景色赞美

译文

乘着轻便的车舆,斜阳下登上了高峰。一路伴着的是稀疏的竹林和盛开的野花,穿越万丈沟壑,感受着风的吹拂。
突然,一只孤鹤的鸣叫声打破了宁静,松树的影子也随之摇曳。当月光照亮一切,人仿佛置身于云雾缭绕之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远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境的和谐交融。首句“轻舆斜日上高峰”,以轻快的节奏描绘了乘着轻便的轿子,于斜阳的余晖中攀登至高处的情景,既表现了行进的动态美,也暗示了追求高远境界的精神状态。次句“瘦竹疏花万壑风”,转而聚焦于山间的景象,瘦竹与疏花在万壑之间随风摇曳,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又营造出一种清雅脱俗的氛围,仿佛是大自然的精灵在舞蹈。第三句“独鹤一声松影乱”,引入一只孤独的鹤,其鸣声打破了山林的寂静,使得松树的影子在风中显得有些纷乱。这一句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还赋予了自然景观以生命和情感,鹤的孤傲与松的坚韧相互映衬,寓意深远。最后一句“月明人在白云中”,将视角拉回至人,月光皎洁,人在云间,既体现了人的渺小与自然的宏大,又蕴含了超脱世俗、心灵自由的意境。整个画面由此达到了一种静谧而深邃的美学境界,让人感受到心灵的净化与升华。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精炼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自然世界,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猜您喜欢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德州舟中遇李户部两山北上别后却寄二首(其二)
明·于慎行
君登兰省去,予汎镜湖归。两桨还相背,双星竟不违。心期鸥作侣,生事薜为衣。只有空山梦,愁时少雁飞。
盖郎中惠诗有二强攻一老不战而胜之嘲次韵解之
宋·黄庭坚
诗翁琢句玉无瑕,淡墨稀行秋雁斜。读罢清风生麈尾,吟馀新月度檐牙。自知拙学无师匠,要且强言遮眼花。笔力有馀先示怯,真成句践胜夫差。
过金绳庵
明·梁宪
唤艇连烟渡,沿香到藕塘。隔桥花隐寺,傍水竹为墙。地僻人家远,天空鸟道长。何时戎马息,时过共徜徉。
姑苏怀古
宋·释义传
西南山水佳,清游何款款。白云无定踪,飞入长洲苑。空台谁与登,麋鹿去人远。啼月城头乌,风悲易凄断。烂开木芙蓉,寒塘弄清浅。凭虚一徘徊,西飞日何短。
城南行
宋·刘攽
八月江湖秋水高,大堤夜坼声嘈嘈。前村农家失几户,近郭扁舟屯百艘。蛟龙蜿蜒水禽白,渡头老翁须雇直。城南百姓多为鱼,买鱼欲烹辄悽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