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
甲
子
改
元
诏
因
叙
怀
留
别
诸
相
忆
昔
东
征
去
国
门
,
黯
然
为
别
更
消
魂
。
若
图
白
首
妻
孥
计
,
是
负
皇
家
父
子
恩
。
中
统
始
开
新
甲
子
,
至
元
重
整
旧
乾
坤
。
九
州
四
海
升
平
望
,
要
竭
丹
诚
翊
至
尊
。
离别
抒情
怀古
记事
赞颂
写景
亲情
送别
写山
译文
第一句:“忆昔东征去国门,黯然为别更消魂。” 翻译为:回忆过去,我离开京城去东征,心中充满离愁别绪,更加感到悲伤。
第二句:“若图白首妻孥计,是负皇家父子恩。” 翻译为:如果只考虑自己与妻儿的未来安顿,那我将会辜负皇家父子对我深深的恩情。
第三句:“中统始开新甲子,至元重整旧乾坤。” 翻译为:中统元年开启新的纪元,至元年间则重新整顿了整个国家。
第四句:“九州四海升平望,要竭丹诚翊至尊。” 翻译为:全国各处都期待着升平盛世,我将竭尽忠诚辅佐君王。
赏析
这首诗是元朝耶律铸所作的《读甲子改元诏因叙怀留别诸相》,诗人以回忆往昔东征的壮志开头,表达了离别时的深深哀愁。他感慨如果只为个人安家立业而放弃国家使命,就辜负了皇家的厚恩和父子之情。接着,诗人提到中统和至元两个重要年号的变更,象征着新的时代开启,他期望国家能恢复和平,实现统一。最后,他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复兴的忠诚,决心竭尽全力辅佐皇帝,维护最高统治者的权威。整首诗情感深沉,体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个人责任感。
猜您喜欢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