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
守
关
陈
司
马
谅
之
碌
碌
行
藏
两
鬓
星
,
甘
心
待
尽
水
边
亭
。
匡
时
有
志
迂
何
补
,
学
道
无
闻
醉
未
醒
。
鄙
陋
敢
知
符
梦
寐
,
高
明
误
许
见
仪
刑
。
眼
中
好
德
陈
司
马
,
山
海
茫
茫
云
树
青
。
抒情
怀古
读书
山水
译文
我的日常活动非常平凡,年华在碌碌无为中悄悄逝去,我却心甘情愿地等待在湖边的亭子里,直至生命的终点。
我希望能够在世道上有大用,然而事实上我的所作所为并没有多少实际的贡献。学习道理也没有明显的收获,有时还感觉如醉酒未醒一般,对自己的境遇感到迷茫。
我自认为知识浅薄,但内心却渴望能够符合自己的梦想和追求。虽然曾有人误以为我高明,但我深知自己并没有达到他们所期望的那样。
眼前的人中,我最欣赏的是像陈司马那样好德的人。他山高海阔,人世茫茫,他的形象在我心中如云树般青翠。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贺钦所作的《答守关陈司马谅之》。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功业与理想追求的反思与自省。首联“碌碌行藏两鬓星,甘心待尽水边亭”描绘了诗人一生辛劳,岁月如流,两鬓斑白,却甘愿在水边的亭子中度过余生,体现了其淡泊名利、安于隐居的生活态度。颔联“匡时有志迂何补,学道无闻醉未醒”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虽有匡时济世之志,但因迂阔而难以有所补益的无奈与自嘲;同时,也透露出他在学道修行的过程中,虽醉心于其中,却未能真正领悟真谛的困惑。颈联“鄙陋敢知符梦寐,高明误许见仪刑”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他自认见识浅薄,不敢妄言,但又渴望能像高明之人一样,成为他人效仿的榜样,这既是对自己的期许,也是对现实的无奈。尾联“眼中好德陈司马,山海茫茫云树青”以陈司马为例,表达了诗人对品德高尚者的敬仰之情。尽管世界广阔,云树苍茫,但心中仍怀有对美德的向往与追求。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对自己生活、志向和内心世界的深刻剖析,展现了其复杂的情感状态和对人生价值的独到见解。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